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救世与救人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90年代在中国国内工作的时候,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当时国营企业的中层干部,有的是一股冲劲,却没有稳健的心态和切实的管理经验。就我个人而言,管理理论大多来自于一些地摊上买的国外的丛书,凌乱而不系统,见皮毛而无真知。我们完全是在摸爬滚打中学习成长,而面临的任务却是要将当时处于困难中的国营企业带出困境。

    记得当时中层干部之间,对企业的高层管理有些意见,认为放权放得太少了。有一句口头禅用得很多,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自己很大胆,还直接与老板交流过,建议老板不要“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到了国外,曾经尝试走管理的路,才发现在国内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远远不够正规。后来觉得语言、文化等障碍也比较多,再加上干技术工作也很称心如意,就一直坚持搞技术了。我搞的技术内容是设计验证,主要是写程序验证其他工程师的设计内容。

    有趣的是,设计验证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信任并测试”。若将同样的原则用在企业管理上,则既不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不是“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用句通俗的说法,这个原则类似于“体制代替人制”,并在信任的基础上,不断地测试被使用的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种说法,若解释得清晰全面一点,应该是使用人,一定要以信用为本。这强调了使用者和被使用者之间的一种信用关系。强调信用,总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这种说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整本《圣经》揭示出,就连上帝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都经常因为人的罪性和魔鬼的诱惑而被遭破坏,又何况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呢?所以在《圣经》中,上帝在使用一个人的时候,经常有正面的“试验”和允许魔鬼“试探”的两种方式,来测试人对神的信心。

    根据牧师的解释,“试验”相当于对受测试者出一个难题进行考核。这种考核经常是在“信心”方面的考核,目的是帮助人,当人按要求执行后,结果是良好的。“试探”则是来自于魔鬼的,主要是以诱惑的形式出现。这种诱惑,很多时候是冠冕堂皇的。若人听信了魔鬼的话,结果就是犯罪跌倒,最终得到的是神的愤怒和审判。

    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提到了耶稣初传道时,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的经文信息基本一致,唯有次序上略有不同。《马可福音》仅简略地提到了这次试探。

    《马太福音》4:1-11对应的经文内容是:

    4:1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4:2-4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的一切话。’”

    4:5-6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载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4:7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载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4:8-9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上,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耀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4:10耶稣说:“撒旦退去吧!因为经上记载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

    4:11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根据我所在的教会的李明哲长老的解释,这段经文实际上体现了“**,魂(soul)和灵(spirit)”的三重考验。我在写作的时候,加了一些我自己的体会,并没有完全依照李长老讲解的原意。若有过度发挥的地方,希望读者原谅,也请神原谅。

    第一段是**的考验。首先,耶稣禁食了四十天,这似乎有点违背科学常识。我女儿曾经教了我一项她在美国小学学习来的,关于人的生存能力的“三字诀”。没有空气:3分钟。寒冷的海水中,体温丧失,3小时。没有饮水,3天。没有食物,3周(21天)。当然,这是一种很粗略的说法。比方说,没有空气的环境下,健康的人应该可以支撑5分钟。受过训练的人能支撑更长的时间。

    宗教的禁食仪式中,一般都不禁饮水。其实禁食四十昼夜,若一定要搞个吉尼斯纪录比赛的话,没准还真的有人能达到。在这里,四十昼夜的属灵含义更强。以色列人曾经因为信心不足,窥测迦南地四十天,就被神罚了他们在旷野里呆了四十年。所以四十这个数字,在《圣经》中多次使用时,都有“受考验”的含义。所以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耶稣在有超自然能力的圣灵的佑护下,的确禁食了四十天。同时也认为这四十天的禁食,主要代表一种**上的考验。人类社会是在上个世纪中才全面摆脱饥饿环境的。在人类社会的“饥饿文化”的环境下,宣告神的福音人,大多都要经历这样的考验。

    在耶稣饥饿的时候,魔鬼的诱惑是巧妙的。“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根据一般的解释,魔鬼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他确切地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所以这段话若按现代的语言说,实际上是两个试探。第一个是心理暗示,诱惑人产生怀疑:“你真的是神的儿子吗?”,第二个是激将法:“我才不相信你是神的儿子呢!将这些石头变成食物给我看。”

    这个诱惑是很强烈的。我举个现实一点的反例来小小地说明一下。在美国大街上,随便抓一个吃得饱足的基督徒,与他称兄道弟地侃侃山,吹捧他两句。等他正要得意洋洋地给你传福音的时候,突然问上一句:“你是神的儿女吗?”(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信仰耶稣的人,通过对祂的信仰,成为了神的儿女)

    我想这个基督徒多半会一愣。大家很熟悉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但对“神的儿女”这样一个特殊身份,以及与这个特殊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很多根基浅的基督徒恐怕有点稀里糊涂。甚至会突然怀疑自己的信仰。我初信教时,这样的体会就比较深。

    等这个基督徒明白过来他原来是“神的儿女”的时候,再神神秘秘地告诉他:“我们那里有一个基督徒,祷告特别灵。钱不够花的时候,向神祷告了,买了100元的彩票,结果中了一百万。你要不要试一试?”。恭喜,你多半成为了一个魔鬼兼彩票推销员的角色。

    根据学者们的解释,魔鬼这样问,实际上是想诱惑耶稣用自己拥有的超自然的能力,来为自己服务。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在金钱和美色上落马的政府官员,大多都栽倒在了类似的诱惑下:“你真的是某某官吗?那你坐在这个位置上,还不能轻易地搞出过某某万来?”。

    耶稣对魔鬼的诱惑的回答是很巧妙的。祂并没有直接驳斥魔鬼诱惑人的手段,而是讲解了一段《圣经》经文:“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的一切话。’”

    耶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诚信的基督徒的范例,祂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时候,却依然对上帝抱有坚定的信心,强调人活着,不仅仅靠物质(食物),还靠上帝的话。

    在《圣经》的其他经文中,也强调了上帝的话本身就是“食物”。耶稣甚至自比是信徒的“食物”。

    其实这段经文是很抽象的。在《马太福音》(针对的或许是犹太人)和《路加福音》(路加是医生,可能针对的,是罪性较重的人群)中,突然插入这样抽象的经文,或许表明神要给这样的人群提升抽象思维的能力。回到耶稣传道的年代,旷野意味着远离了神的人居住的地方。耶稣到那里传道时,先不被接受,也没有人帮助他,给他提供食物。怀疑的人(魔鬼往往通过人的怀疑来说出自己的话)就说:“既然你号称自己是神的儿子,那么就让你的神将你喂饱算了”这类的话。现代社会也有不愿意捐献的人说类似的话,比如有人就说基督教应该学习中国旧时的庙产制度,不要靠捐献,要靠寺庙搞经营活动等维持。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很希望搞“政商分离”,因为从政的人经商,往往很容易陷入**。美国政府从政的商人,据说也都要遵循各种回避原则。根据《约翰福音》记载,耶稣也在洁净圣殿,把圣殿中进行的(带有**性质的)商业活动清除出去。所以要求传道人自己养活自己,实际上是魔鬼的话。当然,信心大的使徒,如使徒保罗,反击这样的要求的方式,是亲自做工(编织帐篷)挣钱养活自己,以堵住魔鬼的口。但保罗讲道时,也再三强调为神做工得口粮是应当的,为神的事工捐献是基督徒应尽的本分,也帮助我们理解金钱的真正价值,摆脱对金钱的崇拜。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