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韩琦怀着满腔悲愤,从镇戎军返回泾原,迎接他的,是数千名阵亡将士家属白幡飘飘,举着战死士兵生前穿过的衣物,一路抛撒招魂纸钱遮道马前,父哭子、子哭父、母哭儿、妻哭夫:“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亦能从招讨以归乎?”

    朔风悲鸣,哀恸之声响彻天地,韩琦掩泣驻马不能进。

    有关宋军好水川之败,一些史书曾有这样的记载:“延州范仲淹闻之,叹息曰:‘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也’”,说范仲淹还记着尹洙当初以韩琦“大凡用兵,当置胜负于度外”来劝他出兵,现在面对战死者家属的悲嚎,恐怕再不能置生死于度外了。

    姑且不论这些史书所记是否有谬误,或者后世史家出于自已的好恶,随意的去猜测、意会,但以范仲淹为人之凛然梗直,黑白分明,及韩、范二人惺惺相惜的交情,范仲淹决不会有这样的幸灾乐祸之举。

    宋军好水川惨败,帝国朝野震动,一时间,韩琦承受着来自朝廷内外的巨大压力。但韩琦心里非常清楚,单从此次军事战术上说,自己并没有太多过错:

    如果任福按照当初制定的路线行军;

    如果任福按照他“并兵合势”的要求;

    如果任福切实执行“断敌退路”;

    如果鄜延、泾原两路同时出兵;

    如果……

    那这场惨败将根本无从发生。

    但现在一切都晚了,一万多将士魂归大漠,做为前线指挥官,他,又能说什么呢?

    韩琦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事实求是,简单明了地上章自劾:

    臣命所部将士倾巢而出御敌,独居孤垒之中,每天盼望着胜利的捷报,而任福等将领,没有按照当初臣和他们制定的断夏军归路计划,以致兵败阵亡,上挫国威,愿正显戮。

    对于帝国仁宗皇帝来说,这几年似乎就一直流年不利,不顺心的事情总是结伴而至。庆历元年二月,就在陕西前线攻、守不定、仁宗皇帝为之烦心不已的时候,时年才一岁多的皇子赵昕死了。仁宗皇帝还没来得及从丧子之痛中解脱出来,宋军好水川惨败的消息又传到京城。尽管此时内宫才人朱氏又为仁宗皇帝生下了皇三子,但现在的宋仁宗,已经没有多少心情去顾及这事了。

    宋仁宗听到了好水川兵败的消息,但是这一次,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愤怒,剩下的只有震惊、迷茫、痛心,甚至还有点不相信:范仲淹不是说元昊要乞和吗?怎么会有好水川如此巨大的惨败?韩琦不是很有才干的栋梁之材吗?怎么也不是元昊对手?元昊这小子,果然是个不世出之才,难道,上天注定他是个真命天子吗?难道大宋帝国近百年基业,要毁在这小子手里吗?

    直到仁宗皇帝接到了韩琦自劾的奏折,他这才相信,宋军好水川惨败,真的是千真万确、万确千真。

    但是,这个责任应当由韩琦来负吗?

    宋仁宗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不会想不到,如果当初听从韩琦的建议采用攻策,两路出兵,占据主动,那此时夏军恐怕早已灰飞烟灭,元昊这个跳梁小丑也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最不济,至少也能保西北边境数年的平安,但是现在……但是现在……

    宋仁宗不会、也不可能承认,导致宋军屡次惨败的最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他的优柔寡断、坐失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良机。

    最好的防守不就是进攻吗?

    但宋仁宗却知道,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尽快稳定大败之后的前线军心,让宋军士兵能化怯战为力量。于是,在确知了这次阵亡将领人数的同时,仁宗皇帝下诏:

    赠环庆副都部署任福为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

    王圭、赵津、武英、桑怿等将领一并赠官,追封其母亲、妻子,并录用其子孙。然而,对于知谏院孙沔等人处罚韩琦的要求,仁宗皇帝却有点犯难。

    韩琦忠诚为国,这一点丝毫不用怀疑,就是好水川之败,兵事诡异,瞬息万变,难道全都是韩琦的过错吗?坐在和平环境里瞎**谁都会,去前线真刀真枪试试,那些什么事都不干的人绝对不会犯错,会犯错的都是干实事儿的人,在帝国边陲正当危急之际,处罚这样一个精诚为国、在军事上可堪倚重的大臣,让他流汗又流泪,实在不合适宜吧?可是,如果对韩琦不做任何处罚,又实在难以服众,毕竟,韩琦是泾原一路的军事长官,好水川之败,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在仁宗皇帝为怎样处罚韩琦踌躇不定的时候,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送来了好水川兵败为韩琦申辩的奏章。夏竦派人收敛好水川阵亡将士,在任福身上发现了韩琦戒谕任福不可贪功的亲笔信,这才知道原来韩琦早已制定了作战方案,好水川兵败,是宋军违背了原定的作战计划。

    夏竦的奏章,让仁宗皇帝大为欣慰,这让他在处罚韩琦一事上有了极大回旋余地,宋仁宗降御札给韩琦:

    李广数奇,非由失计。孟明三败,终能赎过……卿训励边师,皆合事机,但诸将偶失持重,轻敌寡谋,然其尽节死战,足谓忠勇,亦卿奖励所至。勉更悉心极虑,以图来效,倚任之切,鉴寐不忘。

    仁宗皇帝这封手札,对韩琦没有丝毫责备,反而更多的是安慰、鼓励和嘱托。宋仁宗用汉李广命运不济,春秋战国名将孟明视三败三战,最终取得胜利来安慰韩琦,并勉励他继续悉心国事,以图来效。至于对韩琦行政上的处罚,则是免去陕西经略副使、枢密直学士、起居舍人,调离泾原,以右司谏知秦州,这等于仁宗皇帝依然没有把韩琦调离西北前线。

    事情到此本该告一段落。

    但知谏院孙沔却不依不饶,上书仁宗: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