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如果范仲淹稍加细心,他就会从高延德既没带来西夏乞和条件,也没带来元昊片言只语上,看出元昊的乞和并非有诚意。

    如果范仲淹从宋、夏战争全局着眼,他也应该想到,自宋、夏战争爆发以来,夏军从未受到重大损失,夏军在完全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之时,元昊又有什么不得已苦衷,会来主动乞和?

    然而,或许是范仲淹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要么是急于想用安抚手段结束这场战争?又或许,范仲淹是认为元昊这次只派高延德来,是想探听一下朝廷会不会允许他乞和?更或许,就是元昊对和与战尚处在犹豫不定之中?

    反正,范仲淹对元昊乞和的要求没有产生任何怀疑,惟有一点,西夏乞和没有任何证据,这让范仲淹深感无法向朝廷秉报。因此,范仲淹在没有请示朝廷之下,不惜甘冒罪责,亲笔给元昊写了一封信,极尽诚恳,动之以情、晓之以义:

    昔(真宗)景德初年(1004年),两河休兵,当时内外大臣纷纷上书,以灵、夏数州本为国家内地,请调河朔雄兵、集关中之力以图收复。我真宗皇帝以文德仁慈安抚远方,而先大王(赵德明)情向朝廷,心如金石,因此,真宗皇帝对那些收复西陲的建议一概都没有听从,以至亲骨肉之情对待先大王,命为同姓,将西夏之地全部委托于他,旌旗车服,贵极王公,这是我真宗皇帝对你们有天地造化之德啊。自此朝贡之臣不绝于道,边塞之地逾三十年只见春播秋种,不见战火烽烟。这是我真宗皇帝恩德,也是先大王忠顺朝廷之功啊。

    自先大王去世,今皇帝派使臣携厚礼去祭吊,让大王继嗣王位,安守国土,封爵任命异常隆重,一如对待先大王一样。然而大王以年纪轻轻,继嗣爵位之后,却违背先大王对朝廷效忠的誓书,送来僭越帝号、派人归还朝廷赐予的旌节,终至引起中外之人震惊和愤怒,纷纷要求拘留来使,斩于都市。但皇帝念先朝真宗皇帝怀柔远方本意和已故夏王忠顺之功,不忍立时绝交,宽容忍让,不予杀戮,如此思前想后,天子有什么对不起大王的呢?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王世居西土,衣帽语言却随本国习俗,为什么惟独名号上要和天子相同呢?大王当初有这个设想时,必然是认为我宋朝边城没有任何防备,军心不齐,只要驱马提兵而来,兵锋所指,必随之而下。但现在夏军在边地冲杀来去经年,宋之军民有血战而死者,却没有一城一池、一个将领愿意归顺大王的,这和你当初的期望不是大相径庭吗?大王如果真有爱民之意,那就不妨声称:大王当时称帝建国,是由于众人的请求,用这个理由谢罪,则天子一定会恢复你西平王爵位,使你继承先大王保国卫民的志愿。如此,天下谁不称赞大王贤德英明?此其一。

    如果众人坚持请称尊号,最终无法推辞的话,那么前朝汉、唐时的‘单于’、‘可汗’之称,对本国来说非常方便,亦不失尊贵,此其二。

    只要向大宋称臣纳贡,保存中外礼制规矩,亦可不用召来天下怨恨、不用聚集天下之兵,使黎民百姓恢复富足太平,此其三。

    大王的国家财政可能时有紧缺,而朝廷每年都有丰厚的恩赐做为对大王的援助,此其四……

    范仲淹这封书信,洋洋洒洒数千言,从政治、军事、经济、面子等各方面替元昊分析利害,对元昊又是劝诱、又是威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谓是掏心掏肝。然后,范仲淹派延州兵马监押韩周,和高延德一起把信带给了元昊。

    范仲淹做完这一切,然后稳坐延州城,只等元昊派人来痛哭流涕地乞和、请降。然而,范仲淹却没有想到,此时,一场比三川口之战更为惨烈的悲剧,正悄悄降临到当初以全族性命保举他的韩琦身上。

    在泾原的韩琦,得知元昊派人到延州议和,一眼就看穿了元昊的把戏:无约请和,这是个阴谋!元昊要么是探知我军将大举进攻,在玩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