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就在元昊为建立西夏帝国做各种准备的时候,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在大宋帝国皇宫大内,却发生了一件当时并不起眼,但后来将注定成为韩琦政治生涯里最具份量的事情——仁宗皇帝将从小一直陪伴他读书的堂兄赵允让第十三个儿子要到宫中,交给了刚刚入主后宫的曹皇后来抚养,实际上,也就是仁宗皇帝要把这个宗室弟子当成自己的养子。而那时候,刚刚4岁的赵十三,以及仁宗皇帝,包括帝国任何一位大臣都不可能知道,未来帮赵十三登上帝国皇帝宝座的,会是现在正在开封府尽心竭力、格尽职守的推官韩琦。

    公元1035年,宋仁宗景佑二年,帝国的仁宗皇帝已经25岁,登基也已十几个年头了,但后宫的嫔妃们却还没有为帝国诞下子嗣。25岁,如果按今天的观点,这个年龄应当是恰倜傥少年、风华正茂。但这个年龄,对于肩负未来帝国万里江山传承的赵氏皇帝来说,却让人看起来多少有些偏大。

    后宫没有子嗣,这对正当青年的仁宗皇帝来说,或许根本就无须考虑,宫中佳丽无数,任凭仁宗逍遥,说不定他在哪里的一夜耕耘,终会有人生出个小皇帝来,这种事情的确不用着急。

    但仁宗不急,保庆杨太后却怎么也坐不住了,这位和大娘娘一起,从小把仁宗养大,视仁宗不啻亲生的先帝遗孀,对仁宗迟迟没有儿子耿耿于怀。毕竟,从仁宗18岁算起,7年之中也该是好几个儿子的爹了。正是出于对赵家江山社稷千秋万代的考虑,保庆杨太后时不时就劝仁宗:不妨从宗室子弟中选一个德才兼备的在宫中养着,先慢慢培养感情,等你将来有了亲生儿子,再把他送回去也就是了。

    也许是仁宗皇帝被杨太后唠叨的有些心烦,要么是仁宗觉得即使这样做也无关大局,于是,仁宗选中了从小陪他读书的堂兄赵允让,决定从他的儿子们中选一个养到宫里。

    如果赵允让这个排行十三的孩子不是受上苍命运安排,那么北宋王朝皇帝的序列将会是另一种排法。但一切似乎冥冥中都早已注定了。

    据史书记载,当仁宗皇帝派宫中的内夫人(宫中级别较高的宫女)到允让府上挑选合适人选时,赵允让并没有把他这个排行十三的孩子计划在内,似乎赵允让自己,包括老十三的那些哥哥们,也从来不把老十三当成儿子或兄弟。因此,当赵允让把儿子们叫来让内夫人过目,接受考察时,这个老十三并不在其列。然而,被赵允让寄予希望的诸子们,偏偏谁都不入内夫人的法眼,内夫人一个也没有看上。眼看着天色向晚,内夫人就要回宫,恰在此时,4岁的老十三从屏风后面爬玩着出来,内夫人一见之下,大吃一惊:就是这个孩子还行!

    对于内夫人的选择,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无不大笑,但内夫人似乎胸有成竹,竟自抱起老十三登车而去。这个老十三,就是仁宗皇帝为他取名“宗实”、后来登上皇位的宋英宗。据说英宗当年将要出生之前,他父亲赵允让曾做过一个奇异的梦,梦见太阳旁边有两条龙嬉戏,不一会儿,两条龙和太阳一起堕落下来,赵允让忙用衣服接住,看那两条龙,才不过寸把许,赵允让刚要把两条小龙装进佩囊,两条小龙却突然不见了,良久,两条龙又在云中现身,其中一龙口吐人言对赵允让说:我非你所有。后来,英宗出生时,赵允让又看见好几条黄龙出入于卧室之内。呵呵,中国历史上凡是所谓的“真命天子”,这种宿命论的记载早已屡见不鲜。

    几乎是在仁宗皇帝将赵宗实收养宫中的同时,帝国中央内阁又一次发生人事变动,仁宗初亲政时被召回的老臣、工部尚书、同平章事李迪被罢为刑部尚书,知亳州。这位没有多少心机、性格又颇疏直的老臣,是在和吕夷简的争斗中败下阵来的。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屹今,历朝历代,朝中大臣相争实为最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25岁、性格懦弱的仁宗皇帝看来,中央内阁大臣之间的争斗,实在是朝廷走向“党争”的一个危险信号。

    毋容怀疑,从古到今,大臣结党都是每一位帝王最为忌讳的事情,宋仁宗熟读经史,对前朝党争的危害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