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然而,吕夷简还是忽略了这些台谏官们为“忠、义”二字奋不顾身的勇气。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历朝历代从来都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最有骨气,又最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最无欲无求,又最喜欢把任何事情都上升到关乎“义”的高度;他们坚定地捍卫着自己人生处世的最后底线,视气节为生命,视功名如粪土,不趋炎附势,不奴言媚俗,在风云变幻的中国历史上,以其烈烈风骨,为“忠、孝、节、义”之信仰百折不挠、不惜生命,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慷慨悲歌,筑成了中国历史上一道漫长而流芳万世的悲壮风景,这就是华夏文化中所独有的“士”。

    “士”,是华夏民族人生处世的道德结晶。

    “士”,是人生一切丑恶、自私、贪欲、擢取、掠夺的鞭笞者!很难说“士”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的“义”,实际上是诠释了一种生命的悲哀,但在他们看来,这却恰恰就是生命的价值!

    范仲淹,这位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的文人,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士”。这位注定要和韩琦在未来大宋王朝历史上写出一段壮丽篇章的谏院右司谏,现在面对仁宗皇帝的废后诏书,终于为了他心中的“义”之所在,又一次挺身而出了。

    宋代谏院,顾名思义就是专司规谏、讽喻皇帝和百官的机构,与御史台合称“台谏”。现在母仪天下的皇后说废就废,这样大的事情,起码应该听听台谏官员们的意见吧?而有司竟然拒不接受他们的奏章,如此的反常且不尽情理,台谏官们又岂肯善罢干休?于是,右司谏范仲淹;权御史中丞孔道辅;知谏院孙祖德等十余人群情汹汹,一起来到平日上朝的垂拱殿大门外,高呼:“皇后不当废!愿赐对以尽言!”强烈要求面见仁宗。

    然而,垂拱殿大门紧闭,没有一个人出来理会这些慷慨激昂的官员们。御史中丞孔道辅愤然上前拍打着门上铜环,大呼皇后被废,有关国体,为什么不听听台谏的意见!?

    也许是仁宗皇帝听到了外面的喧哗,要么就是对此早有准备,于是一道诏命传出,打发台谏官们去中书,一切事情都到那里去谈。

    台谏官们和中书首辅吕夷简终于面对面交锋了。

    孔道辅率先发难,愤然指责吕夷简:做臣子的奉侍皇帝皇后,就如同儿子奉事父母一样,父母不和,儿子理当劝解,怎么能顺着父亲的意思,把母亲赶出家门?!

    如果此时首相吕夷简能找出一个恰当的理由向台谏官们解释,或者就直言相告,要以郭皇后误打仁宗一事,借机废除9年无子的皇后另做他求,以便早日为帝国育出储君,那么事情或许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结局,毕竟,国祚能否久长,嗣君为至要。再者,皇后殴打皇上,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是历代朝堂千古未有之事,何况此时仁宗皇帝废后的诏书已经下达,天子金口玉言,重新收回成命已不可能。然而,不知吕夷简是想维护皇室尊严,不愿让皇帝家丑外扬?抑或是被范仲淹等人鸡一嘴、鸭一嘴逼的乱了方寸?权谋机变的吕夷简竟然把对仁宗说的汉光武也废过皇后的理由再次搬了出来,并声称:废后之事,历史上是有先例典故可循的。吕夷简似乎忘记了,这个理由用来对付软耳朵的宋仁宗还可以,但用来对付这些饱读史书、又颇有主见的士大夫们,却显得有些苍白。

    果然,范仲淹立刻针锋相对、反唇相讥:“做臣子的应当引导皇帝学远古先贤尧、舜,岂能以汉、唐皇帝失德之事做榜样?吕公用汉光武皇帝也有废后之举来怂恿皇上,汉光武这是失德,何足仿效?!”

    做为帝国颇具谋略、深谙用人之道的政治家,吕夷简对范仲淹这个人可谓是又气又恨、又爱又惧。

    气的是,不管吕夷简对范仲淹如何欣赏,范仲淹总也不肯无原则地附合他,比如吕夷简对参知政事王随多有不满,便向范仲淹暗示:王随近来常和巫师交往,还有别的某件某件事,你都可以此来弹劾他。可范仲淹不软不硬,一句话给他顶了回来:我不知道这些事儿的详细情况,不敢按吕公教导行事。

    恨的是,范仲淹如此精明一个人,怎么会对许多事情只凭着单一的主观意识去判断是非?笨到从不理会为政之道在于深谋远虑?更不理解自己诸多的苦心?

    爱的是,范仲淹此人正直,堪称帝国忠贞无私之士。比如当初范仲淹上书反对仁宗皇帝为章献太后上寿,因此被贬出京,按说范仲淹从此应该对章献刘太后耿耿于怀,但哪知道章献刘太后死后,当朝中大臣对章献多有指责时,这个范仲淹却上书仁宗,说什么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过,以全后德。”而当仁宗准备遵章献遗诏,让“(杨)太后、皇帝同裁处军国大事”时,还是这个范仲淹,上书反对让扬太后垂帘。这样公正无私、不以个人感情为基准的人,世上能有几个?

    惧的是范仲淹耿直敢言,批评任何人都是一针见血,不留半点情面。比如现在,范仲淹居然当着这么多台谏官员的面,毫不客气地批驳自己,丝毫不考虑他内阁首相的颜面。

    台谏官员们在废郭皇后一事上咄咄逼人,吕夷简此时已经明白,无论他怎样解释,也是无法说服这些“卫道”的台谏官们,他实在无需再为此多费口舌。于是吕夷简略施小计:诸位在这里多说无益,还是等见到皇上,向皇上去据理力争吧。

    有了吕首相这句话,台谏官们这场搅的中书不得安宁的争吵暂时平息,但他们却没想到,这其实是吕夷简的缓兵之计。

    台谏官们沉浸在“卫道”的神圣激动里,相约明天和百官一起向仁宗皇帝当面廷争。但他们却不知道,吕夷简根本不会给台谏官们这个机会。范仲淹们一离开中书,吕夷简立刻面见仁宗,他只向仁宗说了一点:国家承平之际,台谏官却大闹宫禁,弄出一场伏阁请对的闹剧,这实在不是什么美事。

    果然,软耳朵的宋仁宗立刻和吕夷简商议: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