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岁月的年轮转到公元1027年,也就是宋仁宗天圣五年。这一年,20岁的韩琦和哥哥韩璩一起赴京城开封,参加朝廷吏部考试。这是韩琦踏入他后来50年仕途生涯的辉煌起点。此时大宋王朝自公元960年太祖登基,立国已近80年。

    繁盛的帝都开封,以她独有的绝代风华,迎来了天下无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汴梁城“扬柳岸,晓风残月”美景下,也上演过多少青衫愁苦、红粉怜才的悲剧、喜剧,有人金榜题名,有人梦断京华。巍峨皇宫和琼林御宴延续着的,是学子们永远也扯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或者,又是出于对韩琦其人的崇敬,要么,就是某些被考试压力弄的偶然灵魂出窍的考生平空臆想,反正就在大家即将参加考试之前,围绕着韩琦又生出了一桩奇异的故事——

    在和韩家两兄弟一同到开封参加应试的学子中,有一位叫元绛的叔侄二人,这个元绛后来在神宗皇帝时也算是一个人物,曾官至参知政事(宰相)。

    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捉弄人。眼看考试日期日趋临近了,元绛的叔叔竟然时运不济,身染沉疴,昏沉沉病倒在了客店。这一日,元绛叔叔从昏睡中醒来,惊异万分地向大家述说了他在昏睡中看到的一个情景:他说自己冥冥中好象走进了一座殿阁森严的府衙,飘忽之间,看见中间一座殿堂,门额上有“侍中府”三个大字,而四周殿阁重重,寂然不见人影,他悄悄跑过去向堂中窥视,看见墙上排列的都是人名,依次是赵普、丁谓、冯拯、韩琦,这些名字都用灿烂夺目的黄金做成,上面蒙着绢质的青纱,高贵至极……

    元氏做的这个梦在当时参加应试的考生中传播很广,但那时朝廷的考试还没有进行,而韩琦也只是在馆舍中闭门读书,不象其他学子那样相约一起,秦楼楚馆,吃酒对诗,因而人们并不知韩琦为何许人也。后来考试结束榜文贴出,韩琦名字赫然高中一甲第二名,人们这才相顾惊叹:这不就是元氏梦中所见之人吗?

    我们不用探讨元氏这个梦境的真伪,也无须考证当时韩琦在众多应试学子中是否真的不为人知,但元氏所说的“侍中堂”,却有必要在这里作个解释:

    “侍中”这个职位,是宋代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其职责是和皇帝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审理中外用度出纳,负责皇帝的出行礼仪等工作,这个职位通常只有皇帝最为亲近的大臣才能担任。自宋王朝建立,因侍中这一职位太过显赫,很少真正为大臣除授此职,虽然也有以其他官职兼领的时候,但也只是不做具体工作的虚职。而元氏梦中看见的赵普、丁谓、冯拯这三个人,恰恰是获授真“侍中”一职的几个人,哪一个都威名赫赫深得皇帝倚重。

    赵普,字则平,这是当年和太祖皇帝一起挣下大宋万里江山的功臣。赵普为宰相,太祖皇帝视其为左右手,凡国家政务事无巨细必和赵普商量。赵普辅弼太祖、太宗两朝,官至太保兼侍中。

    丁谓,字谓之,以“天降符书,国家祥瑞”怂恿真宗皇帝封禅泰山,深得真宗信任,真宗死后,章献刘太后奉仁宗登基,垂帘听政,丁谓进封司徒兼侍中。

    冯拯,字道济,真宗时为相,官职也到司空兼侍中。

    考据宋朝历史,自太祖皇帝立国,到韩琦被宋神宗授侍中一职止,真正担任“侍中”这一职务的也就是赵、丁、冯、韩四个人。而更令人惊叹的是,除丁谓之外,赵普、冯拯、韩琦三人均封魏国公。

    天圣五年的京试,打开了韩琦以弱冠之年步入仕途的大门。

    从某种概念上说,高中一甲第二名的韩琦日后受到仁宗皇帝重用,并在多少年后成为大宋王朝辅弼重臣,除了他自身具备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优秀素质之外,和他考中进士的时机也应该有着一定的关系——天圣五年,是年青的仁宗皇帝继位后第一次单独对荟聚京城、即将踏入仕途的精英们进行殿试,而无巧不巧的是,当殿堂官唱名至一甲第二名韩琦时,恰逢太史官进殿奏报:天空出现了五色祥云。

    呵呵,这片突如其来的五色祥云,无论对大宋帝国,还是对年青的仁宗皇帝来说,都是一个极为祥瑞的预兆。很难说年青的仁宗皇帝对自己第一次脱开章献刘太后阴影,接受举子们朝圣时出现的这种巧合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毕竟,身边没有了垂帘的刘太后,眼前这些科场精英都是地地道道的“天子门生”。

    章献刘太后,即真宗章献明肃刘皇后。

    应当说,章献刘太后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杰出女性政治家之一,但在中国著名公案小说《包公案》及各种戏剧舞台上,刘皇后却被后世文人墨客品着香茗、玩弄生花妙笔,混淆成了一个心性毒辣、不择手段的坏女人。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几乎在中国人心中铸成了一段如山铁案。然而真实的史实却是:刘皇后尽管将宸妃李氏的儿子(后来的宋仁宗)据为了己有,但却从来没有拿一只剥了皮的血淋淋猫尸去换太子,也没有把李氏赶出皇宫,更没有后来的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在寒窑遇皇后、及李氏回宫后的打龙袍,尤其,在李氏生下仁宗皇帝的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