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沙尘暴最新章节!

个当干部的儿子,村里人谁都羡慕。”老奎听她这样一说,心里自是受用,但嘴上却说:“你别这么说呀,你的儿女哪个不争气?外孙子富生上了大学,家孙子也这么大了,真是快呀,绕了一下,都成人了。”三奶就咧了嘴笑着:“这都托你的福,当年要不是你行行好,收留了我们,能有他们?”老奎说:“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提他做啥。”三奶说:“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哩,你不提是你的事,可我们还是忘不了呀,罗姐还让我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饭,我现在还记着哩。”老奎就勉强地笑了一下说:“其实,那个时候我还不单单是为你们母女俩着想,更多的是为了解决胡六儿和新疆三爷的问题。说到胡六儿,怎不见他,做啥去了?”三奶说:“上煤窑了,想挣两个钱供学生,现在的学费也涨了,不挣两个钱,光凭庄稼的收入供不起呀,可是,女婿一走,丢下家里这一摊子事,可把凤英苦死了,忙不过来,还得石头去帮忙。”老奎说:“苦了苦一些吧,只要娃娃们有个出息,苦些也值。”三奶说:“是哩,只要这伙先人能像开顺一样,成了人才,能给爹妈争口气,苦些算个啥?”老奎的女人笑了说:“富生不是已经考上了吗?你还说这话。”三奶说:“啥时候供出来了,像开顺一样,成了国家的人,心里才能踏实。”说了几句闲话,看了一会电视,三奶就走了。可在老奎的心里,却感到了一丝从没有过的温暖。无论时代怎样变,人心怎样变,也还有没变的东西,这就是良心。

    老奎有时苦闷了,想想自己做下的这些善事,再看看他当年带着大家治理过的沙漠,栽下的那些防护林带,心里也是一种安慰。毕竟我为红沙窝村做过一些事,有人记住也好,记不住也罢,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活人的,能图个啥?

    石头这娃很谦虚,上任后,常来向他请教。他心里自是高兴。觉得石头当了支书,并没有把他忘了,还是很尊重他。有了这一点,他已经很满足了。但,他从不倚老卖老,却鼓励石头说:“你们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想法,现在你是支书,认准了,放开手脚干就是了,不必来问我。”

    其实,石头要的也就是老奎这一句话,有了这句话,他就没有顾虑了。石头上了任,自是信心十足,也想为村里办点实事,如果按着他的想法与思路做了,势必与老奎的做法不一样,他怕因此伤了他的心。别人可以伤奎叔,他不能,奎叔不仅有恩于他,更主要的是,奎叔还是他非常尊敬的人,他不能不慎重对待,不能伤了一颗善良的心。

    今年,红沙窝村在石头的影响下,大多数农户都种了籽瓜,籽瓜的价格比去年还要好,每斤涨到了五块钱,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毛收入能达一千多到两千元,扣去成本,能净赚到六七百,这对农民来讲,简直是一个奇迹。这样算来,要比种麦子强多了。种了籽瓜的,嫌种的太少了,个别没有种籽瓜的,后悔死了,说到明年一定种。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村里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两亩地,效益再好,也有限。石头便想到了“对外扩张”。他的目光早就瞅准了村西的长湖,那是一片沙枣林,那沙枣林因为缺水,年年总要死一些,现在已枯了不少,树林也不成规模了。如果把它开出来,分给大家去种籽瓜,这样算下来,每人又能增加一亩来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按照黑瓜子的现有的行情,种上几年,不愁经济翻不了身。但是,他的顾虑也由此而生,那片沙枣树,原是老奎为了防风固沙带着大家栽起来的,石头到红沙窝村的那年,西长湖的沙枣树早就成了风景,也专门有人看管,到了秋天,沙枣熟了,队里就集中打沙枣,打了分下去,成了庄稼人的补充口粮。现在,沙枣树林虽没有过去那么旺盛,但是,如果把它伐了开荒种田,老奎能否接受?老奎虽说让他放开胆子去做,可要去动那片沙枣树林,他还真没有把握。为了不至于把事情做得被动,他还是把他的想法给老奎说了。

    老奎听了,没有表态,只闷闷地抽烟。那片沙枣林,是他亲自带着大家栽起来的,也是他亲自看着成长壮大的。现在,随着地下水的流失,又慢慢地走向了死亡。它曾经辉煌过,也曾经为护沙防风起了一定作用,但,毕竟,那是过去。过去就成了历史。就跟人一样,不可能永远的辉煌。它的作用,终会慢慢地丧失掉,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也改变不了。与其看着它一片一片地枯死了,还不如将它伐了,开成田,让人觉得舒服些。于是老奎说话了。老奎收起烟袋说:“伐去吧!只要怎么对大家有利,就怎么干,别顾忌我。”老奎说完了,还觉得说得有点勉强,就又说:“种地还得打深井,现在一眼井要耗资十多万,打两眼井也得三十万,这资金,分摊到大家的头上,也是个负担。你得事先做个谋算,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别给大家做好事,反而落了抱怨。”这倒是实话,现在农民的负担太重,各种摊派也很多,搞不好,好事就变成了坏事。石头听了,就非常感激,奎叔毕竟是奎叔,心胸开阔,想得也周到。其实,打井的资金他打算通过贷款来解决,然后通过收水费的形式,逐年给银行偿还。他把这个想法说给老奎,老奎听了,觉得石头真的有办法,有点子,就说:“好,要是这样,你就放开手脚去做吧!要做出个样子来,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我们老了,红沙窝的将来,还得靠你们。”

    石头走出奎叔的家门,感觉肩头的担子越发重了。是的,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的,就这样延续着,自己实现不了的目标,都希望于下一代,而下一代又能怎么样呢?还是离不了这块土地,还是得在土里面刨食。所不同的,就是能在土里面多刨一点,仅此而已。这就是农民,他们的命运永远与土地紧密相连。他无法改变农民的命运,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地改变农村的面貌,希望他们的汗水,能够多结出一些丰硕的果实,从而摆脱贫穷。(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