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沙尘暴最新章节!

办吧,想去了就去,反正现在啥都放开了,也没人限制。胡老大就说,那好吧,我就先给他放着再说。就这样,胡老大就成了杨二宝的羊倌,一放就放了五年。

    刚才,老奎边走边谋算着,胡老大接过羊群时,才只有七八十只,现在已经繁殖到三百多只了,每年,光杨二宝自家宰了吃掉的,送人的,招待人的也有四十来只,这样算来,胡老大五年就给杨二宝增添了四百多只,再加上羊毛,少说也创下了十多万的价值,而胡老大的工资一年才三千六百元,五年还不到两万,除此,还有十万元,这就是杨二宝的纯收入。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奎从来没有心思给杨二宝算账,这一算,真的把他吓了一跳。这狗日的,的确精,的确鬼,投入一万多,五年就尽赚了十万元,还不算每年吃掉的。这狗日的,真的精,精到了家。于是,老奎便也更加认定了他一贯坚持的理儿,凡是发家致富的冒尖户,没有一个不是靠剥削人的。只是剥削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的是明大明剥削,有的是绕着弯儿剥削,不剥削人,他的本事再大,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也不能三五年就成了一个大富翁。想那年,杨二宝被树为县上的致富能手,老奎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一点都不服气,日鬼弄棒的,算什么能手?你有本事,好好摆弄庄稼,科学种田,夺了高产,我老奎打心眼里佩服你,凭搞歪门邪道,就是成了百万富翁,老子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后来,报纸出来了,说杨二宝是致富路上的带头人。带个球!人人都像他那样,投机倒把,坑害国家,剥削乡邻,中国不乱才怪!他看都不看,就把报纸扔到了一边。报纸扔了,广播又响了,广播中又在讲杨二宝怎么怎么富了。怎么富的?都说些骗人的假话,怎么不说一句真话?他一把就把广播线扯断了。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现在已经不说剥削不剥削的话了,也不说投机到把的话了,不管怎样,只要你能富,就是好汉,就是爷。唉,想这些做啥?没球意思,白费脑子,还想不清楚,还不如不想,安生些吧!

    此刻,两个老汉见了,很是亲热。胡老大就掏出烟渣子,又从口袋里摸出了两张报纸扯的纸条儿,给老奎递过一张说:“你今天咋有空了?”

    老奎卷着烟卷儿说:“到黑风口看了看防护林带,是还早着哩,就绕过来看看你这老倒灶还活着没有?”

    胡老大就咧了嘴笑着说:“活着哩,阎王爷不收,就得活着呀。防护林咋样?没有人损坏吧?”

    老奎说:“没有。专门有人白天晚上护着哩,要是不看护,早就被人砍了当烧柴了。”

    胡老大说:“也亏了那片林带,像个屏障,把红沙窝村给护了起来,要是你当年不坚持建那片林子,红沙窝村怕早就完了,让黄沙给吃了。”

    老奎说:“那时候,浑身就是个劲蛋蛋,成天只想着公家的事,想着咋把黄沙给治住,让产量上去,让粮食大家过个好日子。现在,要说生活比那时好多了,吃不愁了,穿也不愁了,可就是成天乏兮兮的,打不起精神来。”

    胡老大说:“是哩,是哩,要说日子,真的好了,可就是打不起精神。我们当年搞互助组、高级社那阵儿,劲头多大呀!没有牲口,我们就当牛拉犁,还老唱花儿少年,从来不知道乏。”

    一谈起过去,老奎一下子兴奋了起来:“那时候也有魄力,一说要搞互助组,好多人家都有顾虑,后来见咱们几家搞得轰轰烈烈,地种得早,活干得快,才纷纷来入组。那时候,哪来那么大的劲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一个能敌得上我们年轻时的那阵儿。”

    胡老大说:“你记得不?*那样,我们去红崖山修水库,连着干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你躺过去怎么也叫不醒了,急得你家里人站在旁边抹眼泪。”

    老奎笑着说:“咋不记得?那时候我们正恋爱着哩。等我醒来,女人的眼睛哭成了一个烂桃了。”

    胡老大说:“那个时候,人的思想好,比现在好。就只想着建设社会主义,从来就不想个人的事儿。”

    老奎说:“说起来,那年治沙,你也太傻了,你的女人明明有了身孕,你还硬逼着让她上沙窝去治沙。”

    胡老大听了,就长叹一声说:“苕着哩,那时真的还苕着哩。那是个好女人。”

    老奎也长叹一声说:“算了,不说了,说了反而叫人难肠。”

    胡老大也叹了一声说:“是哩,不说了,说了实在难肠。”

    于是,两个又卷起了烟。

    默默地,谁也不再说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了。

    那是一个令他们激动不已的年代,又有着不堪回首的心痛。没办法呀,没办法,谁让他们生在了那个年代?谁又让他们的先人流落到了这沙窝窝里来安家?

    过了好一阵,胡老大忍不住了,又说:“那女人,真是个好女人,是我害了她,是我造的孽呀!”

    老奎说:“她的性格也太好强了,要是她坚持不去,也就不会出事了。”

    胡老大说:“唉!命,这都是命!不说了,说了伤心,不说了!”

    老奎说:“你这烟渣是哪里弄的?还挺有劲道的。”

    胡老大说:“是杨二宝从凉州捎来的,你爱抽,我羊房上还有一大包,你带些抽去。”

    老奎说:“不了,不了!我抽惯了老条烟,还是抽条烟过瘾。”说着就掐灭了大炮筒,拿出条烟锅抽了起来。

    胡老大知道老奎与杨二宝有隔阂,一说起杨二宝,老奎的情绪明显地低了下来。胡老大也不回避,便说:“支书,你们两个,真是钉子对了铁。有时,看到你们那样,我心里也难受,能和好,还是和好算了,都是一个村的,搞得别别扭扭的,谁也不舒服。”

    老奎说:“老大呀,别人不了解我,难道你还不了解我?那件事儿过去多少年了,他总是怀恨在心。处在那个年代,又对到了风口口上,我也没办法呀。他老觉得是我把他送进了监狱,我老奎哪有那日天的本事?”

    胡老大说:“那事儿,也怪我多嘴,我要是不跑到你家去汇报,也就不会有这档子事了。”

    老奎说:“咋能怪你?谁都不怪,怪也只能怪他自己。那时候,谁家不困难?谁家不挨饿?不能说饿了就去偷种子。那种事儿,你就是不汇报,迟早也会查出来的。不长庄稼,总有原因,他能躲过去初一,躲不了十五。像这样恶劣的事,你能不查吗?查出来不批能行吗?要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社会主义的墙角不都让这些人挖塌了,还要我这个大队支书做甚?后来放出来了,本想与他和好,可他的怨气大得很,好像是我冤枉了他,就把他的怨恨全加到了我的身上。”老奎不说则已,一说就控制不住地激动了起来。

    胡老大说:“是哩,我们都清楚,他是对到了那个风口口上,他谁都怨不着,要怨也只能怨他自己,谁让他手脚不干净?”

    老奎猛吸了一口烟,随着一股浓烟从口鼻中喷出,仿佛把几十年积压在心里的话也喷了出来:“人啦,天地良心。不讲良心了,还有啥说的?没说的了,真的没说的了。他蹲了监狱,我没有少照顾过他的婆姨娃娃。田大脚的手脚不干净谁都知道,可是,我还是偏偏让保德把她派到麦场去干活,这是为的啥呀?一个工,她就往家里跑三趟,别人不是瞎子,我老奎也不是瞎子。她跑回做啥?不就是用鞋壳囊里带点粮食回去?秋后分杂头,我总是照顾点她,给她家多分点,难道她心里没数?困月上她家早早断了粮,天旺饿得差点断了气,为了救娃的命,我舍不得吃,让老伴儿把省下的白面送给了田大脚。唉!人呐,不说了,不说了,我唠叨这些做甚?”

    胡老大说:“人怕伤心,树怕伤根。该说就说说,捂在心里,更难受。”

    老奎说:“天地良心,我问心无愧就对了,他们爱记恨就记恨去,谁离了谁不也照样活?不一定现在富了,发了,就能永葆一世,像他这样下去,说不准哪天还有倒霉的时候。”

    胡老大说:“是哩,有些事儿说不清楚,从合作化走到人民公社多不容易啊。大集体搞了几十年,说分,就呼啦啦都分了,没准儿哪天要收,也就呼啦啦地一下归了公,又走上了集体主义的康庄大道。”

    老奎被胡老大的这句话逗乐了,就笑着说:“不会的,这几年庄稼人刚刚缓过神来,仓里有粮了,吃穿不愁了,中央也知道农村富了,不会再变政策了。上头说,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到了三十年,不知道又是咋的政策了,看来大集体是不会再搞了。”

    胡老大也笑了说:“人就是怪,刚承包那会儿,谁都骂,谁也不理解,这才过了几年呀,大家生活好转了,谁也盼着不变。”

    老奎说:“人的思想总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当时不理解,就骂,经过实践了,证明这样好,大家自然拥护。”

    胡老大说:“对哩,就是这个理儿。”

    老奎说:“当时你的羊群散了,不吃不喝,让人看了都难肠。”

    胡老大说:“鬼日的,那时候我的心就像被猫儿掏走了,难肠得很呀,像是天塌了,死活想不通。苕农民,就是苕农民,了事不远呀。”

    老奎说:“那时候,我要是不去劝你,怕你都迈不过那个坎儿了。”

    胡老大就笑了说:“你要不劝说劝说,说不准我这条老命就白搭了。”

    老奎说:“白搭就白搭了,谁也不会领你的情。”

    胡老大说:“那时候,你的眼窝也塌了下去,怕也难肠的不行。”

    老奎说:“难肠呀,怎能不难肠?那个弯子转得太猛了,思想还没有转过来。现在转过来了,再回头看,嗨,还是党中央站得高,看得远。我们这一辈子,苦也受了,罪也遭了,现在吃穿都不愁了,总算过上了安稳日子了。”

    胡老大说:“现在就是愁娃们的事了。你还好,天顺争气,考上了大学,就成了国家的人,将来不愁说不上媳妇。我得愁呀,两个先人哩,啥时候给他们娶了媳妇,我的心才能放安稳。”

    老奎说:“也愁呀,咋能不愁?媳妇是好说,彩礼却不好出呀……”说着便叹了一声。

    胡老大也长叹了一声。

    两个老汉就这样,东一句,西一句,有天爷无日头的说着,说到高兴处,就哈哈大笑了起来,说到忧愁处,就长吁短叹了起来。正说间,忽见前面来了一个柱子风,摇摇晃晃地向他们走了来。那柱子风,看去就像一根水泥作的擎天柱,从地下直顶到了天上。沙漠中常有这样的柱子风。这柱子风很是古怪,青天白日下,周围无一丝丝风,它就能旋了起来,而且也不向外扩散,就那么孤孤的,越旋越高,高得比城市的烟囱还高。相传中,这柱子风都是屈魂野鬼变的,柱子高的风是大鬼,小的是小鬼。看来,这是一个大鬼,至少他在活着的时候也是一个人物。

    老奎和胡老大见柱子风来了,就呸呸呸地用唾沫啐。鬼怕唾沫,一啐他就不敢来了。可是,这是一个大鬼,不怕唾沫,啐了他照样来,一下旋了过来时,老奎和胡老大就赶紧抓好了旁边的东西,用手捂好了头上的帽子。那风很是强劲,你不抓好你的东西,就会被他抢了去。远处看去,那风只像一根柱子,旋到了他们的头上,就不再像个柱子。风很大,也很有劲,把烽火台都围了起来。围了好久,看没有什么东西可掳的,就走了。这时,睁开眼睛再看时,风的上空,飘着塑料袋,飘着女人们的头巾,还有男人们的帽子。风走远了,再看时,又成了一个柱子。(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