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秦始皇最新章节!

r />     嬴政不觉说道:“看来此后对赵国的战事,要颇费周折了。”

    李斯还是吹捧嬴政:“不论赵国谁当统帅,也绝非大王的对手,赵国灭亡只是迟早而已。”

    “李大人,依你之见,也当先灭赵国。”

    “这是大王的主见,而且已多次申明,决策英明,无可争议。”

    “韩非也是这样主张,”嬴政微微一笑,“可赵高他却说这是韩非为保韩国的阴谋。”

    “这……”李斯不知该如何回答,“臣不晓韩非所言全部,还望赵总管晓以一二才好。”

    “李大人,”赵高不能不用话引路了,“那韩非要大王联韩灭赵,这不是明摆着欲拖延韩国的灭亡,与郑国修渠的疲秦之计异曲同工吗?”

    李斯立刻明白了赵高的用意,及时修正自己的说法:“总管所言不差,韩非的目的就是想拖延韩国的灭亡。”

    “这也是人之常情,韩国毕竟是他的国家嘛。”嬴政不以为然,“寡人先灭赵的决心不变,至于小小的韩国,在灭赵之后,回师之时捎带着就把它给灭了。所以说,韩非的计策无济于事。”

    “大王,韩非此人不可信。”李斯再进谗言。

    “你说说道理看。”

    “他是韩国人,怎能为秦国尽力。”

    嬴政不觉冷笑:“你也并非秦国人,不也在为秦国效劳吗?”

    “大王,臣与韩非不同。”李斯辩解,“韩非乃韩国王室贵胄,韩国存亡与之息息相关,韩非又焉能不为韩国生存着想。”

    “好了,就算你们说得有道理,寡人也要重用这个大才。”嬴政不为他二人的谗言所动。

    赵高李斯对看一眼,无可奈何地全都不作声了。

    韩王安高坐在宫殿的宝座上,口中咀嚼着甘甜的橘子瓣,一边听着韩非的讲述,他嘴里含混不清地问:“那秦王他还说什么了?”

    “没有了,就是这些。”

    “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可是,大王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你所问何事?”

    “秦王要臣去秦国任职,臣已应允。”韩非请示,“臣是带家去往咸阳,还是不带家小?”

    “什么,你要去秦国做官。”韩王安吐出嘴里的咀嚼物,“这怎么可以,你是韩国人,还是王室成员哪!”

    “大王,如果臣不去秦国,那就失信于嬴政,只怕他还会大兵进剿。”韩非转身对相国韩辰,“丞相,韩非代表韩国,当言而有信啊!”

    韩辰启奏:“大王,韩公子既已应允秦王,还当放行才是。”

    “丞相,寡人问你,秦王为何要重用我韩国的公子韩非?”

    “韩公子文章盖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实为鸿儒大才。”

    “这样一个大才,我们为何要给秦国。”韩王安来了情绪,从座位上站起来,“我韩国不能听任秦国的摆布。”

    “大王,若是惹恼了秦王,只怕局面不好收拾。”韩辰提醒。

    “寡人想秦王如要韩非,总得给我打个招呼,方显出对孤王的尊重,这样一个大活人,总不能私相授受吧。”

    韩辰明白,韩王安是要等秦王向他正式提出才肯放人,只能无奈地不再言语了。韩非没有王命,更是不能擅离韩国,也只有叹气而已。

    一段时间过去,既不见韩非回转秦国,也没有韩非的消息,秦王可就坐不住了,而赵高、李斯则专捅嬴政的痛处:“大王,臣说韩非不可信,如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吧!”

    “奴才说过,韩非是为保韩国生存而敷衍大王,大兵压境时他不得不来,韩国没事了,他也就音信渺然。”

    嬴政没有多说,而是吩咐赵高:“传旨,宣大将军王翦、杨端、桓齿奇立刻进宫见朕。”

    赵高答:“奴才就去派人传旨。”

    “用不着,他们已在宫外候旨,叫他们入内便是。”

    “遵旨。”赵高应声而出。

    李斯问:“大王,又要发兵伐韩?”

    嬴政并不明确回应:“寡人自有道理。”

    王翦等三员大将走上:“参见大王。”

    “赵王迁调李牧回守秦赵边界,并以大将司马尚辅佐,这二人皆赵国名将,能征惯战,足智多谋,三位将军畏惧否?”

    “我秦国大军在大王的统帅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莫说是李牧之流,便廉颇再世,又何惧哉!”

    “这就好,我相信你们不会有辱使命。”嬴政嘱咐,“为了麻痹敌人,你们对外声称攻韩,而且要大造舆论。”

    三将同声回答:“遵旨。”

    秦国发大军十五万进攻韩国,已经兵出函谷关的消息,立时传到了韩国都城阳翟。韩国上下一片混乱,韩王安也顾不上欣赏美人们的歌舞了,急急召来了相国韩辰:“丞相,这便如何是好。”

    “大王啊,叫我说你什么好呢。”韩辰从心里有气,“韩非使秦归来,我二人再三劝大王,应让韩非回到秦王驾前,可大王你死活不同意,现在可好,秦王又发大兵了,我也无法可想。”

    “丞相,你身为一国丞相,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国破家亡,而袖手旁观哪!”韩王安大加指责。

    “大王,这都是你自己引火烧身。”

    “寡人以为,秦王要我韩国的人才,总要同孤王说些客气话,孤王也好趁机与秦王相识,谁知嬴政他竟如此霸道。”韩王安依旧是要丞相拿主意,“到底该怎样,你要说话嘛。”

    “这还用问,把韩非送往秦国就是。”

    “寡人没法和韩非讲了,请丞相代劳,劝韩非为国分忧吧。”韩王安再三叮嘱,“丞相,你一定要劝韩非使秦。”

    “大王放心,臣相信韩非会以大局为重,因为他是个爱国的人。”韩辰充满信心。

    “形势危急,要他轻车简从尽速前往,就不要带家小了。”

    “臣明白。”韩辰心说,这个国王啊,平时何等固执,事到临头又胆怯如斯,真是不可思议。

    函谷关,是秦国与赵国的交通要道,也是秦韩两国的门户。王翦的十五万大军旌旗招展,队伍整肃,威风八面地向前推进,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韩非的驷马高车从队列边经过,越发感到形势的危急,快马加鞭车轮滚滚向咸阳飞奔。他一路废寝忘食,入住驿馆后,迫不及待地拜访李斯:“李大人,秦国大军又在兵发韩国,我国人心惶惶,还望大人速去通报大王,韩非求见。”

    “韩公子,不是学兄说你,人要言而有信哪!”李斯委婉地批评,“你答应我主尽快返回,可你一回韩国便音讯全无,怎能不令大王动怒。”

    “这……”韩非不好直说韩王安不放,只有说谎搪塞,“在下家事尚未处理完毕,总得一些时间吧。望李大人在大王面前美言,尽快接见在下。”

    “大王正在气头上,能否见你确实难说。”李斯话锋又一转,“不过,你我同窗的情谊非比寻常,李某一定全力周旋,你但放宽心。”

    “在下恭候大人佳音。”韩非对李斯的热忱至为感激。

    李斯入宫,赵高迎住问:“李大人,又有军情禀报?”

    “非也,是韩非到了,要拜见大王。”

    “大人的意思是……”

    “自然要给通报。”

    “李大人差矣。”赵高低声说,“大王盼韩非是求贤若渴,他们相见是如鱼得水,大王必将授予韩非高官。朝中有了韩非,你我二人的作用将大为降低,不能让韩非如愿得偿。”

    “那该如何是好?”

    “你就这样对大王禀报。”赵高在李斯耳边悄声告诉。

    “这,未免……”李斯没有说下去。

    “有道是无毒不丈夫,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也不得不如此了。”赵高说时眼中闪出狡猾的光。

    李斯入内向嬴政施礼:“臣参见大王。”

    嬴政放下手中的书籍,还是韩非的著作:“李斯,是不是韩非来秦了?”

    “大王,您真是日理万机洞若观火,怎知臣是为此而来?”

    “我十五万大军已出函谷关,谅那韩王已是吓破胆,韩非也就该再次出使我大秦了。”嬴政话中透着得意。

    “大王,韩非使秦已到不假,只是此番与上次大不相同。”

    “哦,如何不同?”

    “韩非是满腹怒气,对大王甚为不满。”

    嬴政诧异:“寡人哪里不对?”

    “他言道,强秦这是以势欺人以强凌弱,大王求贤当以礼相待,如周文王渭水请子牙,应到驿馆看他。”

    嬴政倒是认真地听着:“李大人,你说孤王应该这样做吗?”

    “大王,他怎能与姜尚相比,那是周朝的开国军师,成就大周八百年基业。韩非不过一儒生,且如此狂妄,大王屈身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那该怎么办呢,寡人是急于见到他。”

    “臣看应杀杀他的锐气,晾他几日。”

    赵高插言:“奴才也是这样认为,不然他觉得大王过于倚重,就更加飘飘然了。”

    “那就暂缓几日,再宣韩非进见。”嬴政也觉得韩非过于自大了。“本来是他言而无信,迟迟不返回见寡人,而今他反倒满腹怨气,真是太自不量力了。”

    馆驿中,韩非正在焦急地等候,总算盼来了李斯,他急切地问道:“李大人,大王何时召见我?”

    “咳,”李斯打个咳声,“大王对你迟迟不归言而无信心存不满,加之近日国事繁忙,只怕是三五日内难以召见了。”

    “这该如何是好!”韩非恳求李斯,“李大人,无论如何也请在大王面前美言,贵国大兵压境,韩国危在旦夕啊!”

    “公子的急切心情我岂不知,且再安心等待几日,下官一定劝说大王早日安排召见。”

    韩非此时也无法可想,只有等候而已。但几日过去,仍无动静,他实在坐不住了,便又去李斯府拜访。

    李斯格外热情地迎接韩非:“韩公子,真是难为情,下官今日还向大王进言,说是公子已等多日,该抽出时间召见了,可大王他依然声称国事繁冗,请你再耐心等待。”

    “这,大王未免太过分了。”韩非已明显不悦,“尽管在下未能尽速返回秦国,但也事出有因,大王总不能这样慢待一国来使。”

    李斯见韩非已被激出火气,心中窃喜:“公子,下官看大王是真的动怒了,要不然你就先致书一封,表明你的态度。”

    “怎么,要我向大王赔礼?”

    “下官看这倒不必。”

    “那信中该如何表达?”

    “大王为人不喜奉承,更反感无骨气之人,所以你要堂堂正正地说出你的道理,以理折服大王。”

    “好,”韩非心中已有不吐不快之感,“既是大人指点迷津,在下即回馆驿修书,烦请大人转呈。”

    “下官一定效劳。”李斯恭恭敬敬将韩非送出府门。

    韩非回到馆驿,进得房中,取出素绢,提起玉管,饱蘸墨液,不假思索便挥笔写将起来:……夫国无论大小,概系平等,秦强韩弱,但弱韩岂可轻蔑?大王欲用非为秦出力,亦当以礼相求我主,怎能两番以大兵压境相逼。韩固弱小,但其意志人格决不甘受辱……这封措词强硬的信到了嬴政手中,他看后久久沉思不语。但一双眉头紧紧皱起,显然他是动怒了。

    李斯试探着发问:“大王,韩非一定是向大王谢罪吧?”

    “哼!”嬴政将信摔给他,“你看看,真是个不识好歹的。”

    李斯看后便又拱火说:“他怎能这样,明明是他理亏,反倒指责大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寡人要磨磨他的锐气。”

    “大王之意是……”

    “将韩非投入牢狱。”

    “大王英明,要不然他自恃有才,也太狂妄了。”

    “但是,你要善待他。”嬴政虽然有气,还是赞赏韩非的才华,“要给他纸墨,使他在狱中也能著书立说。”

    “大王实在是明主,换别的国王早将他斩首了,而大王还关心他著书,韩非呀他是哪辈子修来的。”

    “另外,你要告诉他,我秦国大军不是攻打韩国,而是进攻赵国去了,声言攻韩,不过是声东击西之计。”

    “大王对韩非真是仁至义尽,这样韩非入狱也就放心了。”李斯不忘为嬴政贴金,“这也说明,大王不是为了得到他,又再次大兵压境,让韩非不要将自己估价过高。”

    嬴政似乎不悦:“你不要再说了,照寡人说的去办。”

    “臣遵旨。”李斯识趣地退下去了。嬴政哪里知道,在他面前看似唯唯诺诺的忠臣,其实在句句骗他,而且更大的阴谋还在酝酿中。(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