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大运河最新章节!

;   杜晓言带领大家风风光光地来到济宁州最大的酒楼——内府酒楼,他亲自为宋礼的轿子拉开门帘儿,咦?里面空空如也,却不见了要请的人——宋尚书,大家一下子傻眼了。

    杜晓言看到宋礼没有上轿,吓出一身冷汗!坏了,怎么把尚书大人给弄丢了!问轿夫,轿夫也不知道宋尚书去了哪里,杜晓言只好徒步回头去,满大街去找宋尚书。一干人等,在他后面慢慢跟着。

    宋礼、潘叔正不知不觉来到了南门城墙上的太白楼前,二人走得都有点儿饿了,看到楼旁有一间小酒馆。宋礼提议:“惟献兄,这是唐代大诗人喝酒的地方吧,我们进去喝二两老酒,怎么样?”

    潘叔正说:“杜知州和那些一干人等,恐怕在酒楼里等急了。”

    宋礼摆摆手说:“不去管它,他愿意造那么大的排场,就让他们在那里喝吧,我们在这里陪着诗仙李白喝点儿小酒,岂不更好!”二人找了一个临窗的桌子坐下,店小二过来热情地招呼:“客官,要点儿什么?”

    潘叔正点了一盘水煮花生米,一盘拍黄瓜,一盘金乡烧羊肉,两碗济宁特色的甏肉干饭,又要了一壶孔府酒坊的老酒。

    在上菜的档口,潘叔正开始向宋礼介绍这座太白楼的身世。

    原来,这座楼就是李太白客居济宁任城的家。唐开元二十四年,三十六岁的大诗人李白携夫人许氏、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于任城县构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其上,客至,少有醒时。邑人皆以白重名,望其里而加敬焉。”李白寄家济宁,这期间,女儿在此长大,儿子在此出生,人生的辉煌在此铸就。李白常常和朋友一起在太白楼上饮酒赋诗,遗留在此五十多首诗篇。他曾经在此“仰天大笑出门去”得到玄宗皇帝的征召,被赐金放还后又归于此。李白被后人传颂为佳话的“竹溪六逸”、“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李杜交游”都发生在济宁。宋、金、元时期,均对酒楼依貌整修。本朝洪武年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寓意,依原楼样式,将其移迁于今日的南城墙上,名为“太白楼”

    宋礼津津有味地听完潘叔正的讲述,赞叹道:“济宁州东依孔孟故里,西有宋江聚义的水泊梁山,这里又有大诗人李太白喝酒的酒楼,真可谓人杰地灵,文武双全。你再看,太白楼前的这条大运河,将江南的粮食、丝绸、毛竹等运到这里集散,又可谓融南汇北,儒商一体,济宁州真是个好地方啊!”宋尚书今天的到来,带来了会通河要重新开通的好消息,现在又不吝词句,盛情地赞美济宁州的人文历史,更加让潘叔正心花怒放,激动不已!

    此时,店小二已经高声唱诺,端上来菜,潘叔正恭恭敬敬地给宋礼斟满酒,又给自己倒满,二人就在这太白酒楼旁边的小店里推杯换盏,喝开了。

    宋礼说:“惟献兄,你为恢复会通河,推动运河通航多方奔走,胆敢上书皇帝,可钦可敬,我敬你一杯!”

    潘叔正站起来,诚惶诚恐道:“哪里哪里,宋尚书是二品大员,尚能礼贤下士,为后学景仰,还是我先敬您一杯!”

    宋礼说:“我们同为国效忠,为民造福,同干同干!”

    潘叔正说:“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同干一杯!”

    二人一饮而尽。

    潘叔正又给宋礼和自己倒上酒。

    宋礼说:“我这次受皇上之托,来实地考察开通会通河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据实上报!”

    潘叔正点头道:“那是自然。今天这是我中华历史上第四次开通大运河了。第一次,是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第二次是隋炀帝开通的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第三次是元朝裁弯取直,修通的京杭大运河,这次是修通会通河,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重新修通,可也关系着我朝的社稷民生啊!”宋礼说:“是啊,开弓没有回头箭,圣上一直盼望着能迁都北平,运河的畅通,关系着迁都能否实行!朝廷里对这次修复运河有两派意见,争论不休,黎民百姓们也都在看着我们,历史也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潘叔正说:“历史上对开通运河一直都争论不休,特别是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更是口诛笔伐啊。”

    宋礼说:“也不尽然,后人也有赞扬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

    潘叔正说:“可是也是贬得多,赞的少。”

    宋礼说:“我好像觉得赞扬的也不少,不行咱就比试比试,你代表批评的一方,我代表赞扬的一方,谁输了,谁喝酒!”

    潘叔正说:“好啊,我估计尚书大人是让着我了。”

    宋礼说:“那可不一定,咱比比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