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最新章节!

    县委大院里,钟毅坐在自己略显宽大的办公椅子上,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刘乾坤建议再去争取一下,邓牧为坐在对面的长条凳子上,抽着烟。县里本来计划推荐城关镇的廖自文为工业副县,但是在陪同地区领导考察的过程中,廖自文被地区周书记看中,考察回来之后就去地区报了到,现在任职文件已经下发到各县,廖自文已经是府办副主任兼任地区驻上海办事处筹备组的组长。

    进入钟毅视野的一共只有三个人,廖自文、李尚武和张庆合。廖自文走了之后本该推荐李尚武,但是李尚武因为酒驾撞人在这个档口上是绝对不敢提推荐的事,因为特殊的原因不严肃追究已经不错了。而安平的书记张庆合在关键时刻和乡长吴香梅因为计生超生户的事情闹了别扭,现在两人也是处分在身,张庆合也失去了资格。

    如今,邓牧为和刘乾坤都向他正式推荐了孙友福任工业副县,从内心来讲,孙友福是钟毅内心最为认可的一个年轻人,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当年去上海招商,在经费十分紧张的前提下,孙友福不卑不亢,成功招商,最为关键的是孙友福带着几个年轻人,宁愿自己带头吃发了霉的菜包,也要给县里把钱节约回来,当孙友福把省的钱交给自己的时候,钟毅到办公室就独自落了泪,他庆幸自己手下有这么优秀的年轻干部,他也自责身为县委书记,底下的干部个个像叫花子一样去招商,他觉得自己愧对了乡亲父老。

    如今,孙友福刚刚满三十岁,已经是全县最年轻的正科,县外经委的主任。在钟毅看来,推荐李尚武任了工业副县,然后让孙友福再去工业园区历练两年,下一步再推荐处级是比较合适的,但如今自己三个备选方案全部被打乱,邓牧为和李乾坤都建议给孙友福提前压担子,其实从内心来讲钟毅也是接受的,这种接受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更为大胆的方案。

    孙友福身为外经委主任,负责招商工作,对全县工业发展有过很好的思考,特别是孙友福写的关于招商的几点建议,钟毅颇为认同,孙友福提出的“基础好、服务好、环境好”的观点,钟毅是准备纳入明年的重点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修建两条横跨东西、辐射南北的高标准公路的设想,钟毅认为很有必要,虽然资金的缺口很大,钟毅和邓牧为却已经达成了一致,就是勒断了裤腰带,把县委食堂的锅卖了,也要把公路修通。

    为了推荐孙友福,钟毅和地区领导通了电话沟通,地区领导说这副县的人选,地区已经做了考虑,会统筹安排,县里推荐的人只有等到下次再说,在这个时候,再把孙友福报上去,已经属于多此一举了。

    钟毅看着邓牧为,说道:“老邓,你的建议哪?”

    邓牧为放下了二郎腿,又向后靠了靠,说道:“我赞同老刘的意见,咱们再去试一试,毕竟县里的同志更加了解基层的情况。”

    刘乾坤补充道:“要不我把满江也喊过来,听一听他的意见?”

    钟毅摆了摆手,说:“算了,我明天直接去一趟地区,找伟正部长再沟通一下。”

    刘乾坤提议让王满江发表意见,钟毅断然拒绝了,对于王满江,钟毅已经听到了他的一些议论,正打算找机会和王满江谈心,在没有谈心之前,钟毅觉得王满江说的话,已经不再客观。

    回到安平,乡书记张庆合已经和吴香梅达成一致,由现在的党政办副主任吴爱枝出任更为棘手的计生办主任,由程国涛接任吴爱枝出任负责党政办的工作。当吴香梅提出吴爱枝出任计生办主任的时候,副乡长老葛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个方案有些不妥,吴爱枝走了,谁又来负责党政办的工作呢?毕竟吴爱枝在党政办干得好好的,而老葛反对的根本原因,是觉得吴香梅因为在欺负吴爱枝。

    老葛说道:“吴香梅去计生办,党政办谁来负责那?”

    吴香梅看了看张书记,又看了看老葛,说道:“既然葛副乡长提了出来,我看就把第三个议题一起说了,第三个议题就是研究党政办负责人的问题。”说完之后就看向了张叔。

    张叔放下了笔,心中暗道,忘了给大家通气了,虽然吴爱枝在党政办干的时间不长,但成效还是不错,又是乡里的老人,也是正儿八经的安平人,加上前段时间吴爱枝和吴香梅之间因为自己的事可能让大家闹了误会,觉得此举是吴香梅的个人想法。

    张叔说道:“老葛,我看香梅提出的让爱枝去计生办是合适的,计生办的工作比较棘手,爱枝经验丰富,去了之后可以先把工作局面打开,这党政办您看什么人合适?”

    既然张叔这么说,老葛就没有了拒绝的道理,说道:“党政办啊,这个我还没有考虑好,可以请其他同志先谈看法。”

    吴香梅心里也暗自道:“看来上次的事情,大家对自己颇有成见,平时从不显山露水的老葛在这个时候都敢跳出来质疑自己。吴香梅看着旁边阳光帅气的李朝阳,没想到这个软饭硬吃的小李能把软饭吃到这个地步,邓牧为家里竟然为了这个“赘婿”,竟然不惜动用省城的关系,而她吴香梅不过是找自己的爱人方建勇抱怨一番,而方建勇也不敢直接打电话给自己的二叔,还是打给了二叔的秘书,正是这一通电话闯下大祸,二叔没有给方建勇说什么,但是直接换了秘书,这就是态度。而二叔的态度让方建勇担惊受怕,毕竟自己正扯着虎皮做大旗在谋求下基层,这事一出给自己能不能顺利下来都成了未知数。而两人万万没想到,这事平安落地的关键不是自己的二叔,而是邓牧为的亲家直接定了调,发展中的问题,要容错纠错、要在发展中解决。吴香梅心里暗暗悔恨,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所有的任性都是幼稚!”

    问了其他几人,大家都说没想好。张叔知道,这吴香梅在大家心中的权威性已经不如以前,如果再通过吴香梅提议程国涛说不定又有不同的声音,而自己又没有事先与朝阳沟通,只能赌一把,让朝阳提出了符合的人选。

    张叔摘下了眼镜,道:“朝阳,你也分管党政办,你说说,推荐谁比较合适”。

    我想着张叔此刻的用意,知道党政办也只有程国涛符合条件,稍加思索就说道,“我提议程国涛负责党政办的工作。”

    张叔说道:“那大家谈谈,有没有不同意见或者更好的人选”。

    老葛几人交流了下,都摇了摇头,张叔说道:“那就这样定下来,按程序上报备案。”张叔戴上了眼镜,说道:“现在已经快八月,各项工作都很紧张,大家按照各自的职责抓好工作的落实,特别是教室危房改造的事,进展还很滞后,韩羽公司的事还要抓紧投产,酒厂厂房改造、建筑公司……。”会开到中午,张叔把各项工作都做了安排。临近中午的时候,张叔叫上了我和老葛,一起到乡里大街上的小馆子里一起与老刘吃饭。老刘灰溜溜地离开了安平,情绪十分低落。这说道:“以后神仙打架的事,打死也不参与了!”

    黄河流经县里有十多公里,但是主要就在黄滩乡,县里各个乡都穷,但是最穷的还是要数黄滩,和柳集不同,柳集的穷是因为没有通干道公路,而黄滩穷就是因为黄河发水,大家祖祖辈辈居住在黄河滩区,那一代人少说也要赶上一两次发水,一旦发水则安身立命的房子和庄稼,就全毁了,滩区有多穷,县里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是谁到了滩区,一律不管饭,所以按说该上午送老刘了,我们还是选择了下午。

    越过了黄河护堤,就正式进入了滩区,一道大堤如同两个世界,这大堤之内的房屋全部起于高高的夯土之上,就是这小小夯土,也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滩区人已经像勤劳的蚂蚁一般,一点一点把这房屋铸在高台之上。滩区老人最大的炫耀,就是这一辈子给自己的后人将这夯土又高了二尺。

    张书记看着这独特的风景,脸色也是无比的凝重,祖祖辈辈,就在这滩区里,张叔感叹道:“让这里富了,才是本事”。

    老刘感慨道:“张书记,难啊,这里是泄洪区,谁家的企业敢建在这里,谁家的闺女又愿意嫁到这里,谁家的干部又愿意来到这里,我是咎由自取啊!”

    张叔说道:“老刘,别这么说,人家老樊在这里干了快十年了,不一样待得好好的。”

    老刘说道:“张书记,咱安平出了多少干部,这黄滩怕是他老樊自己都走不出去吧。”

    到了乡大院,不像安平和柳集,还是乡镇集市,这滩区的乡大院周边也是处处垒土高台,没有太多繁荣的景象,更没有什么生活气息。

    老樊是邓叔叔和李叔的战友,由于是黄滩人,所以转业后就到了黄滩,这一干就是八九年,从副乡长一直到乡长,今年的时候黄滩书记退休,最终老樊接任了一把手的位置,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老樊就还兼任着乡长。

    没有太多的寒暄,对于接纳老刘老樊也是实属无奈,李尚武和张庆合都打了电话,他也只有接纳了,毕竟他这里基本上都要成了县里的“流放之地”,但是只要来了的,基本上就没有能功成身退的。

    我过年的时候,和邓叔叔、李叔一起,来看望过烈士的后人小振华,当时和老樊也有过一面之缘,大家客套了几句,也就准备回去了。

    在安平,吴香梅按照张庆合的工作安排,和企管站的副站长高春梅一起,就把新分配的大中学生送到了各个企业里面。

    看到了二哥李正阳,吴香梅还是仔细打量了一番,我们兄弟三人眉宇之间都有些相像,大哥虽然没有上大学,却是书生气最重的一个,二哥虽然上了大学,却看不出太多的书生气。吴香梅夸赞了几句,把人交到了老贾的手上,多有鼓励。因为要送的人多,并未太多地停留,也没有耽误生产。老贾想着等到明天早会的时候,再介绍新来的李副厂长。

    二哥的自行车后座上用麻绳胡乱绑了行李。一副凉席、一个枕头、一床简单的薄毯,几件换洗衣服,与老贾简单交流之后,又到乡大院办了些手续。正阳到了乡里,我们还没有回来,我们回来了,二哥又回了砖厂。

    老贾这个人从来不搞阿谀奉承那一套,骨子里的清高让老贾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平易近人。老贾的办公室里,二哥正阳显得有些拘束,老贾对于二哥的到来,不冷不热。

    老贾说道:李正阳,你现在已经是下了文的副厂长,不管什么挂职也好,正式的也好,咱老贾都把你看成砖厂的人。咱砖厂比较特殊,看起来又脏又累的,但属于别人求着咱做生意,这几年搞建设,咱的砖不愁卖。咱们砖厂现在有些乱,我也是刚来不久,你有文化,就把咱砖厂的账管起来,咱这会计是个半吊子水平,高中毕业的小姑娘,也做了几年了。咱都知道一个地方最关键的就是账,我不想咱俩在砖厂辛苦一年,到头来是一笔糊涂账。还有这砖厂工人的纪律,也是你来抓,前些年养成的习惯很不好,有些人懒散惯了,必须把风气改过来。两人说了会,二哥就去了宿舍铺床。

    当年修宿舍,考虑的是交通不便,特别是冬天,下了班已经六七点钟,天寒地冻的大家也就在宿舍里将就了。现在大家有了自行车,砖厂的工人也都是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大部分人都会回家,宿舍之中剩的人就不多了。所以二哥分了一个“单间”。

    砖厂的宿舍有个二十多间,虽然砖厂产砖,但这宿舍修得却十分的简易,看起来也十分的破旧,推开门之后遍地都是烟头,角落之处依稀像是尿渍一般,不少地方还有颗粒粪便,不知道是蝙蝠还是老鼠的。宿舍里所谓的床不过是下面垫了砖,上面几块零散的木板,二哥拼拼凑凑之后,依稀能够辨别出这是一张床。

    看着满地的垃圾,二哥到处找了抹布和扫把,做了清扫,从墙面到墙角擦了又擦,抹了又抹,又找了几块大的塑料布当做玻璃,把窗户遮了起来,老贾也是用了心,把角落里一张不用的桌子抬了出来,给二哥临时用一用。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