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暗星尽头最新章节!

张天行似乎是叹了口气。

    王天瞳提到的这件事情还要从给陈阿婆出殡那天说起。

    那天天还没亮,王天瞳和父母吃了些米粥榨菜之类,就一同来到了陈阿婆家。

    按照这里的风俗,通常在发丧(出殡的通俗说法)之前,都要请道士做道场。

    旧时,请道士做道场都是要做足七七四十九天的。现在,程序简化了,但也要做足七天。

    陈阿婆生前在村里就有很高的威望,加上陈标叔又是个实打实的孝子,同样非常受人尊重,所以几乎全村的人,包括两三岁的孩子和身怀六甲的孕妇,都来送阿婆上路了。

    村里没参加的几个人,除了因为躺在床上没法动的,就是被陈阿婆生前算命说三个月不能参加葬礼的。

    王天瞳的父亲给了陈标婶一个白纸包,白纸包里面装着三百零一块钱礼金。

    丧礼的礼金一定要成单数,这也是此地的习俗。

    陈标婶给了王天瞳母亲三根麻绳和三根长三十厘米左右的竹棍。

    母亲把一根麻绳系在王天瞳的腰间,然后把一根竹子插入麻绳中,这便有神鬼开道的意思,表示此去送葬的过程中,阴间的鬼魂不会靠近你。

    准备起灵时,道士在灵柩前设供“材头祭”,众人祭拜后,道士又把摆放在棺材一端的碗拿起来摔碎,才令人把棺材抬了起来。

    整个发丧的队伍,纸扎的“开路神”为头,其后是打着“引路幡”的童男童女。

    男孩子拿的幡上写着“金童来引路”,女孩子拿的幡上写着“玉女送归山”。

    这两个孩子大约四五岁左右,应该也是东桑村里的。

    在王天瞳四岁的时候,爷爷去世发丧,就是他和堂妹来打幡的,只是当时走在最前方的除了自己和堂妹,还有几个负责照顾两个孩子的大人。

    陈标叔带着“三梁冠”,手捧陈阿婆的相框走在童男童女之后。“三梁冠”就是扎着稻草绳的白帽,帽子的前、左、右各缀有一颗烧纸棉球。

    道士班则是跟在陈标叔的后面。道士们拿着锣鼓,按照一定的节奏沿途敲打,先敲打十次,每次敲打时间间隔较长,再连贯敲打的三次,以此循环。

    旧时的规矩是要雇请“三班头”,除了道士班以外,还有和尚班和尼姑班,但是因为所需费用太大,现在已经简化成只雇请其中之一就可以了。

    道士班后面,是由四位“八先生”所抬的灵柩。

    “八先生”是绍兴对在发丧队伍中负责抬灵柩的人的尊称,这些人多为泥水匠出身,需要抬着灵柩走上几里甚至十几里,这绝对是个体力活。

    当年王天瞳爷爷发丧的时候,因为家中没钱,王天瞳爸爸也给爷爷抬过灵柩。

    灵柩后面,紧跟着逝者的亲人,只有陈标婶。陈标婶头上戴着“孝兜”,身上穿着白色的孝服孝裙,鞋子是白色鞋面红布后跟的布鞋,哭得凄凄切切。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