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陈希我文集最新章节!

应者,我们心中没有很特立的东西。我们不顾未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得过且过,能快活且快活。会遭到惩罚也罢,轮到我的时候再说呢!到处是营营狗苟的生存哲学。不相信有只天眼在看着自己。没有敬畏。

    她曾经心虚过吗?有一次,她就对学生说,不要跟着初考指挥棒走!结果呢,学生们哄堂大笑,回家跟家长一说,家长也紧张了,到学校反映,学校同事也说她是怎么搞的,疯了?最后,她也屈服了,赶紧说那是她的口误。也许她还真应该错,错下去。那样她现在就不会心虚了。

    6

    他们又要去买瓢骨。

    我不相信,就没有市场卖的!这偌大的中国,就没有让我花钱的地方!他说。

    他们想,超市不卖,不等于传统农贸市场不卖。超市是总体管理,不好通融,农贸市场是散户经营,那些小商小贩不可能不贪小便宜。难道给他们钱还不要?

    他们去了一家农贸市场。

    他们看见了瓢骨,两块。我们要瓢骨。他们说。也许是害怕立刻被拒绝,他们说得很含糊,不敢说买字。

    听他们说出瓢骨这名称,对方笑了。他的脸圆圆的,笑容可掬。看来他是听得懂瓢骨这词的。看那年龄,就知道是从那年代过来的。

    你们还记得这名呀?果然他说。现在早废了。

    他们知道。那现在叫什么?他问。

    现在叫筒骨。他说。

    筒骨?

    对。

    可它不是筒骨呀?

    无所谓啦,对方说。反正有名字也用不上。

    真是怪事!他说。这世界上怪事越来越多了!

    对方又笑了,瞄着他们。哦,我明白了,你们还对这瓢骨情有独钟呀。

    这师傅可真善解人意!他们想。终于找到一个理解人的人了。想当初,这瓢骨还用病员证供应呢!她说。

    是啊,是啊,对方说,那种时代一去不复返啦!生活好起来啦!

    好是好她说,可是也不见得,比如这瓢骨,怎么就没人要?

    对方听出来了。你们要,就拿去吧。

    要卖多少钱?她问,战战兢兢地。与其是在问多少钱,勿宁是在强调你要卖。不是问价格,而是在恳求对方给个价。

    不卖!可是对方仍然说。你要,就拿去吧。

    对方说得很慷慨,还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这挥手,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在打发他们。

    不行,他说,我们要买!

    不行!对方说。

    我们有钱。

    对方又笑了。你们有钱?买这算什么有钱呀?

    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对方说,这又值多少钱?你们有钱,有的是消费的地方。

    不,我们就要消费这瓢骨。

    对方愣了。好吧,你们一定要算,就随便给一点吧。

    终于肯收钱了。多少钱?他问,几乎贪婪地。

    对方为难了,搔着脑壳。要不然,就给一元吧!

    一元?一块骨头一元?

    哪里呀,对方叫,你以为它是什么呀?全部,一元。

    全部?这,也太便宜了吧?还不等于没有?

    本来就没有价嘛!对方说。你们看,它还有什么可吃的?

    有!他们说,齐声地。

    对方一怔,明白了对方是怎么回事了。那是你们觉得的,我不能乱卖的,要不还不成了非法商人了?他说道。

    这肉贩看来不是非法商人,那种唯利是图的人。但是他们倒很希望他是。你就当一回非法商人吧!她想,居然说出来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么说了,也许是过于迫切,利令智昏了。

    肉贩沉下了脸。您这是怎么说话的?什么意思?他敌意地瞄着他们。他认为这对顾客是在捣蛋了。自己却还跟他们讲七讲八。肉贩不说了,自顾切肉。她也意识到自己的荒唐,连忙说,对不起,我不是这意思我们只是想要这瓢骨。

    要就拿走呗!肉贩说。

    可是价格

    就那样了。

    太少了!她说,一块瓢骨才五毛钱!

    还要多少钱嘛!对方不耐烦了,叫道,你以为这是什么?骷髅罢了!

    骷髅!他们猝然一抖。猛然好像被推到死亡边缘。

    我们就是要骷髅!他说。

    喂,喂,这么一把年纪了,说这种话,可不吉利哟!对方说,不知道的,人家以为是我诅咒你们了你们走,你们走,走走走,不要害我!

    他们不走。他叫,我们就是要骷髅!

    骷髅!这词让他们有了赴死的决心。

    对方急了,从肉案那侧跳出来,推他们。他们坚守着。仿佛走了,就一切都完了,就要堕入了万劫不复。这万劫不复不是死,而是生,浑浑噩噩地苟活着。他们在抗拒着生,他们在死与生边界抗衡着。

    而那肉贩害怕了。好像他面对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鬼。不是两个人摆在他面前,而是两口棺材。他不明白这两口子也年纪一大把了,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难道是练了什么功,有了定力?最后他没办法了。好好,你们说吧,要付多少钱才可以吧!

    他们猛然面面相觑。终于成功了!几乎要跳起来。可是他们很快也犯难了,现在这瓢骨值多少钱?

    这是他们的梦。它应该是无价之宝。他们想给它开出天价。那么天价是多少呢?何况他们也害怕对方再次不答应了。还得讲究实际。这些年,我们已经被灌输了讲究实际的方针,以合作的精神。以合作代替争端,对话代替对抗。不然也许就什么也得不到了。他们商定:按当年工资收入参照现在的工资涨幅算。工资涨了三十倍了。当时一块瓢骨卖五分钱。乘以三十,一元五,两根。三元!他们说。

    好吧好吧!对方说,挥了挥手。他已经彻底惨败了,多少都无所谓了。你们拿走吧!他说,你们可不要去工商局告我欺诈。

    不会的。她说,怎么会?

    走吧,走吧!

    他们给他钱。对方随便把钱撂在肉案上,看也没有看。

    7

    他居然不看钱!他说。

    管他看不看呢,反正我们已经付钱了。她说。

    他们高高兴兴抱着瓢骨往家走。这瓢骨有多么贵重!有多贵重呢?一块一元五。一元五有多贵重呢?就是一个人乘公交车一个单程,要回来,还差五毛钱。

    这是他们乘上公交车时忽然想到的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时候是夏天,公交车开空调,一个人要两元钱。他们在车门口摸钱,把瓢骨搁在付款柜上。那司机就叫了起来:拿起来,拿起来,也不看看有多脏。什么东西嘛!

    什么东西?他应,你说是什么东西?

    不就骨头嘛!司机说。

    骨头是骨头,他说,可是你知道是什么骨头?

    再什么骨头也是骨头,司机应,能值多少钱?

    你这怎么说话的?她说。

    什么怎么说话。这是事实嘛!司机说。

    你说它们值多少钱?

    你说吧!司机也不示弱。

    多少钱呢?他们想:三元钱,总共。还不够他们买车票!他们不作声了。

    我们买得太便宜了。他忽然说。

    我们太老实了。她也说,应该提得高一点。虽然现在的收入跟过去比,是这样,但怎么能以收入来比呢?这二十多年来,物价涨得比工资高多了。

    但怎么能以物价涨幅算呢?她又提出。这是能按物价来算的吗?

    不能。确实不能。

    他说,这么随随便便就买来了,还不也等于白送了?

    我们接了,就等于接受人家施舍了!她更把问题提高到原则上。

    我们要什么施舍?他叫,笑话!哼!

    我们不能接受!他们几乎同时说。他们决定,把瓢骨连同袋子丢在车上,毅然走了。但回到家,心又空落落起来的,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假如没有买到那瓢骨,还不会有这感觉。无非是想办法去买。现在它得到了,又被放弃了。他们想:到底我这样做,该不该?

    假如单从购物的角度看,不该。可是那瓢骨不是物。可也正因为它不是物,失去它的空间难以填补了。他们听见自己在对自己喊:我要吃瓢骨!

    他们也有点后悔了。自己为什么就这么较真?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了。现在谁还这么较真?

    最后他们想出个变通的办法,跑到附近一家超市,随便买些什么骨。排骨也可以。没有,就买上排骨。那卖肉的不肯单卖上排骨,要他们连肉一道买走。他们买了,拿回家,把肉切掉,扔了。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浪费过。

    他们把骨头拿来熬。熬汤。放点醋。浓浓的醋味出来了。瓢骨汤出来啦!她故意叫,端出来,好像当年的情景。

    他觉得她有点像巫婆。

    当年他们吃瓢骨前,依稀就有这么一种仪式的。妻子端着装着瓢骨汤的搪瓷盆子,在饭桌前转一圈,像芭蕾,又像在施展巫术。低贱的骨头汤变成了纯肉汤。

    现在他们是把肉汤变成骨头汤,正相反了。这骨头汤要比肉汤香多了!有沁入每一个味觉孔的力量,滋润着胃粘膜。什么上排汤,排骨汤,筒骨汤,哪里有这瓢骨汤半点好吃?他叫。

    也许是因为这恰恰是上排汤,而不是瓢骨汤的缘故,他特意要这么说。这么说了,才能把真正的感觉驱逐走,才能把幻觉确定下来。你看那上排肉,木木的。咬着都卡牙。他又说。那时候你还说,瓢骨肉怎么了?挂骨肉胜过上排肉,瓢骨汤胜过上排汤。你还这么说!

    我这样说了吗?她说。

    你不承认了?他说。那时候他总是不肯头遍喝。他说他不想喝,理由就是:这又不是上排汤!

    她承认了:那时候,谁不渴望有上排肉吃有上排汤喝呀!单位里一聚餐,见肉端上来,所有的眼睛都会发亮,像豹子似的,所有的勺子都急煞煞猛扎进去,捞!恨不得一下子捞到两块肉。可又怕不好意思,就又勺子一荡一荡的,嘴里说着话,彼此装做在说话。其实彼此勺子都在汤里使劲呢!铿铿作响,如兵器相接。她说,笑了。

    回忆往事,越是负面的,越有趣。

    老实说,那时候,是穷。他说。可那时候多年轻啊!再重的兵器也拿得动,不要说勺子了。我们白天工作,晚上还得接下去政治学习,工作之外,还得去劳动,学雷锋,义务劳动,备战备荒,挖防空洞,疏通河泥。有一回你还晕倒在河床上了!

    他大笑。她也大笑。那一次够狼狈的。但是现在回忆起来,那过去了的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普希金。

    人类有自我化解痛感的本性。这本性在一个苦难频仍的民族,甚至成了一种虐恋。毕竟,不自己给自己找乐,谁给你快乐?

    还不就是因为贫血吗?她说。回来一喝瓢骨汤,就好了。咱们就是因为那一次我晕倒,才给办了病员证的。区领导见到了,说,这么努力的好同志,必须给她照顾。就让单位给开了介绍信。

    他撇嘴:那介绍信顶什么用?要不是我找到当医生的七叔公,人家会给你办证吗?

    她承认。你就会弄虚作假!她说。

    他倒很愿意承认当时自己是弄虚作假。甚至,曾经是不法的,曾经是那么坏。我不弄虚作假,有现在的你吗?他说。

    确实没有。她承认。也乐于承认。

    记得第一次,咱们拿着证去买骨头。你不放心我一个人去。咱们一起起床了。数九寒冬,大清早(不大清早去就买不到了)。我们喝了碗开水,暖暖胃,出发了。战战兢兢,好像弄不好就会被查出问题来,就会被逮走。——他回忆着。他们的脸霎时绿了,好像在面对着一场惊险故事。那是他们的。他把她肩膀拍了拍。

    其实原来并没有那么严重。那是他们幻化出来的。好像当时真的那么惊险,那么恐怖。恐怖让他们手脚酥软软的。

    他说:咱们走到肉柜钱。不,是我一个人走上去的。为什么你没有上去?不是不去,而是不能去。去了,怕目标太大了。而且还需要你在后面接应不是?假如被怀疑了,被揭穿了,要逃,后面也好有个照应。

    为什么他们会被怀疑?他们做了什么坏事?反正是坏。越是坏,越有神秘性,刺激性,越有力量,越令人神往,也越能拯救现在的他们。他们虚弱,需要用“坏”来拯救。

    他继续幻忆着那上面果然有几块骨头。有的挂着肉多一点,那是筒骨,里面有骨髓;有的是猪头骨,夹着各种各样可以吃的东西,猪脑呀,上颚呀,眼窝肉呀。我们都不敢问。那哪里会卖给我们?我们就瞧着搁在最边上的一块瓢骨。我要这个我说。

    那肉贩抬起头。我的妈哟,那眼睛可真凶!屠夫似的。简直就是屠夫!我吓一跳。他盯着我。我敢不说。但缩了更让他怀疑。我就又壮着胆说了一句。

    一块五分钱!他说。没想到这么轻松就化险为夷了。我简直不相信。我连忙点头,像鸡啄米似的。他就把骨头丢进我的菜篮子里。对了,还有菜篮子。那菜篮子哪里去了?早没有啦!谁让你扔掉了?现在早就不用这样的菜篮子了,用塑料袋了。抓塑料袋的感觉哪里有抓菜子好?现在从上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到下都在说要抓菜篮子工程,可是真正的菜篮子却不见了。

    你扯到哪里去了?言归正传,言归正传!她说。好像她是在听故事,她急着要听结果。

    好,言归正传。他说。我抓起菜子就要逃。突然,你叫了一声:钱呢?

    哦,我忘了。完全忘了!一慌张。我忘了付钱了。你看看你看看,差点捅了漏子了。要是他把我当做企图不付钱的,不全完了?一切都要被捅了出来。越是怕,越是撞上鬼了。我赶忙掏钱,付!趁着他还没有警觉,快快把钱交给他,哪怕给多一点。我掏出了整钱,想着,他能找多少就找多少吧!可是他没有少找我。既没有发现我的破绽,也没有多收我的钱。好啦,过关啦!成功啦!偷成功啦!赶紧逃吧。我抱着篮子,不,抱着瓢骨。也不,这不是瓢骨,是钱哪,一扎扎的钱,是金块!我抢银行啦!我一回头,瞧见了你

    我那时瞧着你,正急得不行呢!她说。

    我知道,我知道!他说。

    这么大的事!不得了的事!她说。你知道,我边上有一个人一直奇怪地看着我。我怀疑他就是警察。她说。我是躲在柱子后面的,探着头。我就装做没事的样子,在对面的菜摊上逛,从这根柱子绕到那根柱子,终于甩掉了他。我暗中做了跑的预备动作。你一出事,我就冲过去,掩护你,让你逃掉!

    是哦,我知道。他说。可是你要被抓住了,怎么办?

    抓我又怎么样?我又没有做什么,我又没有犯法!

    你是从犯,他说,我是主犯,你是从犯。

    从犯就从犯。她说,做出无赖的样子。她是教师。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表情。

    哈哈,你也够坏的!他说。

    你自己呢?她说。不坏,还有今天?早被饿死了!

    她说,敲着装着上排汤的碗。那碗被敲出了宏亮的咣咣声,汤水荡漾,上排骨现了出来。不是瓢骨。喑哑了。黯然了。

    那瓢骨现在居然不卖了!原来必须惊险地用偷的办法得到的瓢骨,不仅没有随着物价的飞涨而涨价,而是一钱不值了!你要拿就拿吧,像垃圾。

    我们再去偷吧。她忽然说。

    什么?他好像没有听清。

    偷!她说。

    他吓一跳。他倒吓一跳!

    她神色坚定,毫无玩笑成分。

    他觉得她有点陌生。像第一次见到她时那样陌生。

    那时他多爱她,可以为她肝脑涂地。她所有的话就是圣旨。她的所有想法都是对的。是的,去偷,去抢,被偷被抢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东西。

    8

    时候已经年末了。行动就定在年前。

    他们想去他们二十年前买瓢骨的那家市场。但是早已经拆掉了。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几乎把他们的旧梦铲除光了。这让他们更觉紧迫,好像要抢救什么。

    他们找了一家有很多柱子的农贸市场。模拟着当年的情景,走场,像排戏一样。他们要在这里找回感觉。

    市场很拥挤,供应丰富。所有的人都在忙着采购,准备过年,惟独他们,好像跟过年没有关系似的。抑或,这就是他们过年的全部内容?偷不到瓢骨,下一年就过不下去了。他们在人群中神情落寞。大年三十这天,购物者更多了。人们好像要倾所有的钱购物,把自己送上来年。像末日到来似的。近乎疯狂。他们决定在这一天动手。

    他们出发了。仍然一起出发。还特地准备了一个菜篮子。如今很难买得到那种菜篮子了。他们最后是从一家戏剧道具店买到的。买的时候,店家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他们笑而不答。又问排的是什么节目?也不说。除了演戏,才用这种东西。他们已分不清戏里戏外了。

    其实人总是摇摆在戏里与戏外的。被两边的力量撕扯着,看哪边的力量大。他们也曾一度被火热的人群,不,是被节日祥和的气氛所触动:难道我们就这么被排斥在这世界之外吗?我们怎么会弄到了这种地步了呢?抖抖索索走在路上。西风烈。她摸摸丈夫的袖子。丈夫的袖子松蓬蓬的。叫你加件毛线衣你不听。她埋怨道,凉了不是?

    我不冷!他说。死要面子得像个小伙子。当年他还是小伙子,穿得少,一方面是撑年轻,另一方面也因为穷。

    看你多会撑!她说,一辈子就这么寒碜碜的。她数落起他来了。难道我们就这么一辈子寒碜碜的?钱挣了那么多,干什么?

    她把丈夫的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要平时,他会不好意思地挣脱出来,怕被人家看了笑。但是今天,他没有。他不怕别人笑。他们早已经被别人耻笑了。

    我不喜欢穿衣服。他说。

    那你喜欢什么?她反问。

    他茫然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呢?我喜欢当乞丐。他说,几乎是恶狠狠地。

    我也是乞丐!她也说。

    我们就当一辈子乞丐吗?我们这辈子活得冤不冤?到了需要去盗窃的地步。盗窃这种事,是我们做的吗?但是另一个声音又在朝他们喊:这不是盗窃,这是反抗!用的是高音喇叭。发聋振聩。三十多年前他们都曾被这样的声音洗礼过,那时候他冲进一个老师家里抄家,喇叭就朝他喊:这是革命!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假如能用毁灭得到重生,那不妨毁灭。

    现在,他们就怕找不到瓢骨。没有瓢骨,一切就前功尽弃。但是似乎不可能。如此供应充足的节日,如此盛世,怎么会没有猪肉?有猪肉,就必然有猪骨头,有瓢骨。但似乎又是可能的:社会前进了,科学发展了,也可能用基因工程让猪不长那些人类所不喜欢的东西,比如内脏,比如肥肉,现在不是有瘦肉猪品种吗?当然也可能让猪们不长瓢骨,让食料百分百吸收在有用的地方。

    但他们多思了。市场上还是卖瓢骨的。有,三块,丢在柜台的一边。恰好是在最边上的摊位,是他们得手的最好时机。她退回到一根柱子后面,瞧得见他这边,却又不容易被他这角度的人发现。他回头朝她笑了笑,开始行动。他向那瓢骨伸出了手。摊主没有发现。他在忙着应酬客户。是不是其中也有不重视这瓢骨的因素在?但是他不能让自己这么想。这么想,就没法干了。他要让自己觉得摊主是被蒙蔽着的。我就要得手啦!小子哎,你就要破大财啦!你还一点也不知道。人很挤,生意很忙。摊主还在飞快地砸肉,飞快地算钱。还不时地抬头找什么,原来在叫老婆,埋怨老婆怎么向酒家送个货,去了这么久。他就把菜篮子悄悄放在柜台下面,对方看不到的地方。只要一伸手,把那三块瓢骨往这边一扫,就成功了。可是对方的老婆回来了。

    他赶忙闪到一边。

    她没有发觉。可她回来了,就多了两只眼睛了,自己就难以得手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了。他又回头瞅自己的妻子。她也着急得直跺脚。

    也许永远就没有机会了。明天就是正月初一了。今天是最后一天。最后的拯救。他们奇怪,这一年,这十几年,这二十几年自己都是怎么过过来的?

    忽然,那肉贩又叫了起来:没有零钱了!那老婆又抓起一张百元大钞,向外面钻去。她的背影消失了。天无绝人之路!他在心里叫。他再回头瞧妻子,她也在替他摩拳擦掌,好像一个小孩。不,是女杀手。

    他点头。

    他猛地把手一伸,一扫。哗——!他没有想到会有这种响声。他更没有料到这声音如此之响。那摊主猝然转过来。其实摊主未必就知道他在拿瓢骨,是他自己把自己暴露了。他脸色煞白,目光惊慌。他飞脚就跑。

    摊主大叫,从柜台内跳出来,把整个肉摊连同钱盒都撒下了。

    他逃。她迅速迎了上来,挡住摊主。就像她当年那样,她觉得。其实他们当年并没有这样过,这么严重,这么轰轰烈烈。

    她瞧见他很快蹿到前面去了。和那摊主的距离迅速拉开。丈夫动作灵活,在人群中穿梭。完全不像现在的岁数。好像是年轻的时候,在追求自己的时候。那时候,对方穿过人群,把电影票交到她手里。

    可是那摊主也很强壮。正年轻,正当年。很快从人群较少的右侧抄过去。她叫了起来。他也发现了,马上一折。她叫他折回来。她冲上前去,接过菜篮子,就跑。她把篮子搂在怀里。他们互相应接着,配合默契。边上的人看呆了。也许是被他们的技巧征服,也许是被他们的年龄。大家愣在那里,甚至为他们闪开一条通道。他们一过去,大家又抢着在后面看。那摊主的路被堵住了,直嚎叫,惨绝人寰的样子。人们才记起这是个受害者。有人叫,打110!打110

    9

    我是被当地派出所招回来的。

    今年本来不准备回家,想趁放假时间赶完我的一部后现代小说,类似于阿瑟a伯格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一个被解构了的侦探故事。没料到发生了这样的事。而且是发生在我的斯文的、德高望重的父母亲身上。我发现,我的想象力一钱不值。

    他们怎么会这样呢?

    我不知道。我们这社会,最可怕的,不是坏人犯罪,而是一个良民突然变成了罪犯。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拿起枪,朝街上随便什么人开一枪。一种抓不住的恐怖感觉。而且,这个犯罪了的人居然还希望受罚

    我并不是因为他们被抓住而被叫回来的。而是他们不肯被派出所放回来。派出所发现他们拿的只不过是一钱不值的瓢骨,要把他们放出来。甚至都没有批评教育。可是他们并不领情,居然要求把自己关进去。

    你们没犯什么事。派出所所长说。

    那你们当时为什么抓我们?

    因为你们拿了人家的东西了。

    不得了?他们叫,这是什么性质的?

    谈不上。所长说。

    那是偷!她说。是盗窃!

    所长笑了:也不能算盗窃。那不过是几块骨头,人家也不要的。

    他不要,我要!她说。

    我当天下午就飞回了家。好容易才把他们劝回去。我说,爸,妈,我回来了,你们总不能把我一个人扔家里吧?他们回家了。有我在的家,顿时充满了温馨和活力。平时就他们两个人,你面对的只有我,我面对的只有你,我能想象得到那种孤单和苦闷。在那样的环境下,不胡思乱想才怪呢!现在好啦,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下,集中在纯粹的日常生活层面上——这是我们这时代所有活得好的人的秘诀。

    买了很多吃的东西。他们其实也很愿意过世俗的快乐生活。母亲说我瘦了。母亲总是觉得儿子瘦,即使儿子已经胖得需要减肥了。然后她就讲起当年给我的营养不够,我小时候没东西吃。说到这,我马上警觉了,害怕他们又想到那敏感问题上去。那敏感问题,还真是绕不开。一个人,含辛茹苦了几十年,这记忆,怎么能绕开呢?

    母亲还是提起了瓢骨。

    我说,其实这瓢骨是有价值的,这里的人不知道。根据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瓢骨是所有骨头中含钙量最丰富的。将来补钙产品一研制,它就要抢手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如此妄言。也许只是为了姑且安慰一下他们。将来真怎么样就顾不上了。谁管得了将来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程一程的安慰,或者说是一场一场的诓骗。

    父亲果真相信了。他说,我说嘛,我们这里就是落后。高脂肪、高蛋白,高糖,要犯富贵病的!

    父亲用的是批判的口气。这让他挽回了面子,毕竟,他是一家之主,我从小敬畏的父亲。

    他又开始教育起我来了。母亲却插进来,道:别教育别人啦,我们自己就很象样?

    我怎么不象样了?

    你当年就象样了?母亲仍说。女人有揭老底的脾气。

    我当年怎么不象样了?父亲辩。

    那过去了的,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母亲说。父亲愣住了。好好好,我不跟你争。你是老师,你有文化,会做诗,我只不过是个画匠。

    我什么都不是,母亲却说。我是个乞丐!

    她还在说自己乞丐!

    好了好了,我连忙说,大过年的,高高兴兴。你们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母亲不看电视。她为我铺了床,然后早早睡了。零点。电视上一片沸腾,外面也在大放鞭跑。新的一年开始了。母亲忽然抖抖索索抱着自己的被子出来了,说要用被她睡暖了的被子来换我的冷被子。

    你妈就是这样!父亲说。

    是的,过去她总是这样。现在还这样。我是一直被我的母亲这样呵护着长大的。我几乎流泪了。这哪里是那偷东西的母亲呀?

    我在新年和亲情的温暖中睡着了。睡得很熟,很安稳。我是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的。是派出所来的电话:我的母亲又去了派出所。

    父亲也醒了。你妈就是这样!他又说。

    我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我母亲是怎样的了。乞丐?小偷?杀手?贤妻良母?教师?良民?或许是疯了。也许她本来就是这样

    我觉得软肋被杵了一下。

    我和父亲赶到派出所时,母亲正逼着值班民警承认那瓢骨是有价值的。好吧,值班民警说。你觉得有价值就有价值吧。

    那你们应该怎么做?她问。

    没怎么做呀。民警说,我们免于处罚。

    那不行!她说,认真地。犯了罪就应该被审判!

    也许审判才是走向新生之路?

    民警笑了。那你说,是什么罪?

    盗窃。

    好,民警说,盗窃罪是以所盗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物的价值论处的,就那么几块骨头,你说,要怎么惩处?

    什么就几块骨头?

    就是那么几块骨头嘛,又不值钱。

    你说什么?她尖叫起来。

    那民警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又说:是不值钱嘛!值不值钱是由人家商家说了算的。人家说,这骨头是一分钱也不值。一钱不值。

    一钱不值?!她嚎叫了起来。它一钱不值?难道我们这么做也一钱不值?难道我们所做的全一钱不值了?我们经历过多少事,受过多少苦,多少冤?难道这苦,这冤,就一钱不值?就白受了?你看看他们掐着手指头,数了起来。这么多苦!他们说。那是我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早已听得耳朵生老茧,无非是:

    出生时:兵慌马乱。

    长身体时:三年自然灾害。

    读书时:文革,上山下乡。

    结婚时:穷困。

    孩子出生了:上大学,作为时代幸运儿,苦读,拼搏,把被四人帮耽误了的损失夺回来!

    工作时:脑体倒挂了。忍辱负重,下海,终于致富了。

    这是长辈给晚辈痛说革命家史。这是一个民族苦难的传说。这个苦难的民族一直渴望过好生活。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数法,可以是:

    十年来,他们在渴望过好生活。

    二十年来,他们在渴望过好生活。

    五十年来,他们在渴望过好生活。

    一百年来,他们在渴望过好生活。

    由此上溯五千年以来,他们在渴望过好生活。

    我说,妈,你不要再说啦!

    你不要插嘴!母亲喝道。要没有我们受那么多苦,有你现在?(好像我必须是苦难的产物。难道苦难是我们的宿命?)要没有这瓢骨,有现在活着的你?!

    这,这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我说,都什么时代了嘛!

    什么时代了?她叫,你说什么时代了?你以为什么时代了又怎么样?你以为有钱又能怎么样?问题一样。你也一样。你也逃不了!

    我愣了。

    10

    我不知道什么是瓢骨。这时代,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叫瓢骨了。我没有见过这叫瓢骨的东西,即使我喝过它的汤,我的壮硕的生命是由这下贱的骨头汤哺育而成的。也许它真的很神奇?我还真想见见它。

    我去了那个父母偷瓢骨的农贸市场。我终于看到了它。那形状是我从来没有看到的。真的像瓢,它翘翘的,永远放不平。它其实就是肩胛骨,支配着前肢活动,并和肋骨、胸骨、锁骨一道保护着胸内脏器。

    我记起来了,曾经有书上说乡下人用猪骨头舀饭。当时我理解不了,有能够用来舀饭的骨头吗?原来有这样的骨头。动物,无论是低级动物,还是高级动物的我们,身上的骨头千奇百怪,看着都会咯得发疼。因为它搁在适当的位置了,不觉得它的存在。假如有一天觉得它了,身体就出毛病了。

    我忽然想买它。

    我对肉贩子说,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发现,瓢骨里含有最丰富的钙物质,我要收购去制造补钙制品。

    我居然真这么认为了。你们开个价吧!我对肉贩说。

    肉贩子似乎不相信。但是对方已经像拢包裹似的把瓢骨拢在了一起。你能证明你说的是真的吗?

    你就看我这身体,我说,我就是吃这骨头长大起来的。

    对方笑了起来。也不全是吃这骨头的吧,就没有吃肉?还有饭,还有很多很多东西

    我摇了摇头。你知道人体最主要的物质是钙吗?

    对方懵懵懂懂地点头。

    你还算有文化。我说。

    边上的肉贩子也聚集过来了。

    可是,一个说,你没法证明你就是吃这瓢骨呀。

    那时代有什么东西吃?我说。我怎么也谈起那时代来了?

    确实没有。对方承认。可是,你还是没法证明吃这东西就那么有用呀。

    没有用,人家为什么要偷它?我反问。

    谁?

    你们知道前几天偷这瓢骨的事吗?

    知道。

    他们就是我的父母亲。我说。我怎么能这么说?

    对方眼睛一亮。与其是警惕,勿宁是激动。他又把瓢骨拢了一下,拢往自己身边。你是说,他们是你父母亲?

    是。我说。

    你就是他们的儿子?

    是。

    他们是你爹,你妈?对方又说,他们的思维好像在绕着圈。

    是。我说。我母亲怀我的时候,就靠吃它的。

    你怎么知道?

    我有记忆。

    你还没生出来就有记忆?

    我身体里有记忆。我说。

    记忆?他们玄秘地笑了。

    你怎么能证实你说的记忆是真的吗?怎么证明你身体是真的用这东西补的?

    当然,我说,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能做这生意吗?

    那不一定,也可能专门为别人做的,现在蒙人不蒙己的事多啦,像鳖精,地沟油

    我为什么要蒙?你叫,我是真实的呀!

    真实?真实值多少钱?

    就值这瓢骨的钱。我说。

    瓢骨的钱?他们叫,现在谁还相信瓢骨的价值呢?

    我信!我说。

    他们愣住了。算了吧!他们忽然又大声叫起来。与其是不信任,勿宁是在相信前做最后的确认。好呀,那你就买吧,你要出多少钱买?我们开多少钱你都愿意买吗?

    是的。我说。

    (人民文学2003年第10期)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编者按 与其说这对夫妇想要找回“我们的骨”不如说他们是在试图找回“我们的过去”——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它早已一文不值。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