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初次文集最新章节!

大水冲于前,又为日寇战火毁于后。1957年重建后复又遭“文革”破坏。1981年再次重建。在那80年代初,复古热潮席卷咱们文明古国,寻根问祖之风亦四方蔓延。湖北天门向称“文化之乡”是著名“石家河文化”的发祥地,更是茶神陆羽的故里,岂可落于人后?正所谓“忽尔一夜春风来,千门万户茶花开”眨眼之间,似乎满天下都是陆羽的名胜古迹。然而,以陆羽命名的酒楼饭店虽越开越多,越修越豪华;以陆羽命名的各种产品虽层出不穷,精致包装上到处可见陆羽的画像,可真正陆羽的遗迹却缺少修缮。记得那时看陆子井时,井边河水不清,浮有异物;井沿则布满青苔,杂草丛生。恰在此时,有日本茶道中人声称将远渡重洋,前来寻茶神之根,探茶道之源。为此,当时正处困难时期的天门政府,立即设法筹措经费修缮古迹,忙了个不亦乐乎。

    1982年,由布目潮渢一行12人组成的日本茶叶研究者访华团终于来到天门,得以如愿以偿地凭吊茶神遗迹。陆羽亭下,虔诚的日本茶客们环坐文学泉边,以茶道之礼品味了他们渴想已久的文学泉水,并吟诗作歌云:“九夏井含富士雪,三春泉映重瓣樱。赤县扶桑衣带水,古今同风多知音。”想当年宋代黄州太守王禹偁也曾在文学泉边赋七绝一首,诗云:“甃石苔封百尺深,如今尝味少知音。唯余中霄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这位太守大人慨叹知音太少,其实知音何其之多!如今就连远在万里之遥的海外茶客,也要不辞劳苦,前来一品陆羽先生的文学古泉,可见只要茶在天下,便能处处找到知音。日本茶道本就源出我国,而自古就被尊为茶神的陆羽,自然而然地在日本茶客心中享有极尊崇的地位。据说早在宋代时,就有一位日本名僧荣西来我国研读茶经。此公返回日本后,将茶经与本民族的饮茶经验揉合,依葫芦画瓢地编写了一部吃茶养生记,果然大受欢迎,并从此得享“日本陆羽”的美名。可惜荣西无缘看到陆羽先生的文学泉真迹,一直心怀耿耿,成为终生遗憾。

    几经修缮,如今我们看到的“陆羽亭”为木构建筑,六角重檐攒尖顶。亭中也立了一块石碑,正面题“文学泉”三字,背面题“品茶真迹”四字,正是那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湖北安襄郧兵备使吴县陈大支”所题的手迹。昔日的茶圣故里,如今更增魅力。站在陆羽亭上,但见藕塘环绕,荷花飘香;塘外垂柳轻摇,别具风光。而名闻天下的文学泉就在这陆羽亭下。泉眼之上覆有一块巨大的八方形青石板,上面凿有三个“品”字形的圆眼,可容三只小木桶同时取水,所以这井又叫“三眼井”北京三眼井胡同也有个三眼井,却与文学泉之“一泉而三眼”大不相同,乃是大、中、小三个独立的泉眼。两者异地而同名,均大有名气。一个是皇帝老儿和他的大臣们用作备用水源的皇家古井,一个是传承陆羽茶道的地方遗迹,这两处井在地域上远隔千里,在来历上可谓八杆子打不着,然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它们却同样开掘于我泱泱中华的黄泥厚土,在这血脉相连的幽幽泉水中,有着我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其实,陆羽诗中千羡万羡的西江水,只是一条流经竟陵的古老河流而已。可就是这样一弯极普通的河水,却让身处异地他乡的陆羽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在心怀故土的游子眼里,天下再好的名泉胜水,似乎永远也及不上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泉一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