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陈强文集最新章节!

话,继尔落脚在“搡拳头”的行动。事情总是按这样的套路进行:

    “走开,你把我的太阳挡住了。”

    “这太阳又不是你的,我偏不走开。”

    “到底走不走开?”

    “就是不走开,你想怎样?”

    “我数到三,你再不走开,我就搡你一顿拳头。”

    “一二三”

    那人要是真的不从别人面前走开,就会有一只拳头从某只裤袋里钻出,迅速地落他背部非关键的部位,也许只有他们两人听得到低沉的“扑”声。这样的拳头搡下去,因为没有夹裹实质性的愤怒,也就发不出巨响,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棉花堆里似的悄然无声。动拳头的感觉不到痛,挨拳头的也感觉不到痛,因为这个季节里人们已经把自己裹得像粽子一样厚实了,更何况,搡的动作里,还拖泥带水地沾染着推的意味,所以难怪有“推搡”这个词。

    所以现在想起来,这样的搡一记拳头,其实于双方而言,都有些糯糍糍的感觉。

    轮番不停地搡拳头,那就是一场邻里之战了。这种搡的形式,确如搡麻糍一般,动作不间断,被搡者便成了一块糯糍糍的麻糍。

    因为弱而糯,因为糯而弱,这样的人被“搡麻糍”在农村里也就成为“老实人好欺负”的代名词。

    做孩子那会儿,我也跟着别人说那句口头禅——“搡你一顿麻糍”以此威胁过众多比我年小和羸弱的孩子。

    终于等到搡麻糍的时候了。

    村里人列数了较多的理由,说服了生产队长。他们说,去年这个时候早就搡麻糍了;他们说,隔壁村里已经搡过麻糍了;他们还说今年的糯稻早就晒燥了。生产队长与会计一商量,终于择定了搡麻糍的日子。

    这样的消息让我激动,就差掉泪了。虽然这时还没把麻糍搡出来,可我平淡的口水里已经渗进它的细腻与圆滑。

    搡麻糍选择在晚饭后的夜里,择一个家门口有大道地、屋里有八仙桌的人家为场地。石臼,我们叫做掏臼,终于又被人们从屋檐下移动出来,现在它已被洗得通体干净,露出了石头的本色,石臼底下垫着厚厚的稻草,为的是搡麻糍的时候与地面发生震荡。一截粗壮的木头做成的搡斗,已经用了几年,与糯米粉发生了无数次亲密的接触,已变成黝黑而浑圆,现在它安祥地躺在石臼里,正等待男人用力将它抡起。一根电线从屋里拉出,像丝瓜一样吊到一棵树上,上面结着一个五百支光的大灯泡,这样的电灯泡总是引得我们的多次瞩目。糯米粉在灶台上被蒸得热气腾腾,热气从屋里飘出,在人们的脸庞上掠过,现在正往空中飘荡。村里人已经塞满了里里外外,他们的肚皮都没有吃得很饱,但看上去他们都神采奕奕和幸福美好。

    “来了,来了。”人群开始惊呼。原来,糯米粉已经蒸熟。它率领着阵阵热气,扑通一声倒进了石臼。

    “我先上。”一个男人捋起衣袖,再呸地一声,用口水搓湿双手,然后用力抓起搡斗,举过头顶,对准石臼,拚命搡下“嘭”的一声,好像是地底下传来沉闷的响声,这样的声音全村人都听得到了。石臼边上坐着另一个男人,在搡斗陷入粉团的刹那,他快速麻利地用蘸了清水的双手捋一把搡斗,搡斗再次干净利落地提前,他又呼哧呼哧地把散开的粉团扭作一起,等待搡斗的再次搡击。如是接连不断,开始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搡麻糍的过程。其间总有男人相互轮换,力大的多搡几次,力小的少搡几次,直把粉团搡得起韧为止。

    屋里已经摆好了姿势,一个晒箕,上面撒了炒麦粉,还有几把裁缝用过的剪刀。

    搡好的粉团从石臼里抱出来,人们欢呼雀跃,如同战场上凯旋归来。几个内行人围着晒箕,耐心地拉扯粉团,把它挤压成晒箕般大的薄而又平的麻糍。表面又涂了炒麦粉,等待着方方正正地一块块裁剪下来。

    第一蒸麻糍就这样一块块剪下来了,剪下来的麻糍一块块地塞进了人们的嘴巴,人们啧啧称好,说糯的糯的,说韧的韧的,说咽下喉咙的时候还挺痒痒呢。这一蒸麻糍是吃着生产队的,因为吃公家,所以人们也吃得格外香甜和欢声笑语。

    接下来搡的麻糍都是有户主的了,有一户人家搡一蒸的,也有两户人家拼起来搡一蒸的。“嘭嘭”的声音延伸至深更半夜,那个五百支光的电灯泡一直照得黎明前来。

    “嘭,嘭,嘭”许多年后的今天,阳光依旧美好,冬季依旧寒冷。但这个季节显得无比落寞,我总怀疑自己身上丢了件什么。猛然间想起这样的往事,心底竟冒出童年时候的阵阵喜悦。搡麻糍,这件简单的农事,在远逝的岁月里,与这个冰冷的冬季粘在了一起,一起粘连的,还有那些事关麻糍的比喻,事关麻糍的故事。细细回想,它们便汩汩地汇聚成记忆的河流,咀嚼往事,跟当年咀嚼麻糍似的,都挺可口。

    是啊,这个季节,一旦品尝起来,总还是那么糯糍糍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