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共和国战疫最新章节!

p; “我从不认为我们是英雄,我只是做了一个ICU人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郑瑞强说,这就如同战场,“你是战士,该你上战场时你就得上战场。这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前几日下班,郑瑞强专程走到武汉长江大桥上,“当看到灯光亮起来了时候,我满心感动,武汉重生了!”他说,最幸福的就是看到了武汉的重生,此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潘纯教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咬牙扛住,扛住就能胜利!”这是潘纯常对自己说的话,而这句话在武汉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得到了最好印证。武汉整体疫情状况得到改善,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要求,一支20人的专家团队将继续留守武汉。潘纯与邱海波教授、郑瑞强教授等专家组成一个5人团队,定点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进行指导。

    “我们眼下的主要工作是尽可能挽救更多的重症危重患者。我们救治的大部分新冠肺炎病人基本已处于康复期,但对于很多本身就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新冠肺炎所遗留或引发的一些疾病可能还比较严重,因此,如何处理这些后续问题,让病人能够生存下去,也成为我们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潘纯说。

    目前,武汉危重型病人全部集中到四家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同济中法新城院区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由于这些病人大多数年龄偏大,并发症较多,且病程较长,如何对这类病人进行后期治疗无疑给这四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增加了压力。专家团队的留守将给予武汉当地医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对病患的筛查管理提供了规范指导。

    犹记得1月26日驰援武汉时的场景,疫情肆虐,各地专家纷纷前往武汉支援。那时武汉金银潭医院的病床基本上不得空,潘纯所在的南五病区一天中最多收治了近三十个病人,十几个有创机械通气,十个无创通气,三台ECMO同时运作。“那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按照重症医学的管理规范,三十个重症患者应该至少有九十个护士来轮流照看,但由于医护人员的人手严重不够,我们当时只有十几个医生和五十名护士。由于物资短缺,我们所有的医生每天只能分到8个口罩,这对于需要往返各个医院重症病区巡查的我们来说是极为紧张的。”潘纯说,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团队成员一次次调整物资分配和病患救治方案,正是为了保证病人治疗和医护人员“零感染”。

    3月初,金银潭医院南五层出现了空床。潘纯回忆,那时虽然病人病情依然很重,出现床等人。这说明前期疫情防控起到了效果,上游管控得力,新发病例减少、病例转重率降低。这是从ICU病房观察疫情变化的拐点,南五交给其他医疗队时,病区内病患仅剩10余人。

    4月5日,潘纯和团队成员迎来了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撤除ECMO康复出院的患者。使用国际最顶尖的治疗手段之一ECMO进行治疗,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面临巨大挑战。“在治疗的78个日夜里,患者经历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血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这不光是医生医术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团队协作度的考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非整建制团队来说,能够将他成功治愈出院,是非常难得的。”目前,潘纯所在团队负责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病房中还有5个ECMO患者。“相信在我们团队的坚持努力下,我们很快就能迎来胜利曙光。”

    在他看来,重症医生是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口,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只有战疫前线保住了,后方才安全。 随着武汉金银潭医院“清零”,潘纯又有了新的使命,坚守武汉,继续奋战。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