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读书联盟文集最新章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是由“士”演变过来的,而“士”的前身是“巫”巫,是原始社会的最有文化,也是最管事的人。因为他们要参与部落大事的决策。这样说来,巫也就是最早的官之一。文人与官的关系可谓是源远流长啊!

    进入阶级社会后,巫成了士。封建时期,贵族有四等:天子,拥有天下;诸侯,拥有国;卿和大夫,拥有家;士,拥有身。“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祀与戎指的就是文士与武士。

    正是由于读书的做官的这种深远的关系,造成了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文人拥有知识,智力,品德,学问,就可以帮大夫诸侯天子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流传了闻名天下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这种心态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性格。

    读书人多有傲气,清高得以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的“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以终穷”王冕的“冰雪林中着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文人立志,大且坚。贾谊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李白的“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韩愈的“安得长歌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文天祥的“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毛泽东的“方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都属这种。

    文人大多还有忧天悯人的情结。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一不体现了中国文人对民众的关怀,对民本思想的理解。

    中国的读书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认死理。就是认准了一个理,九头牛也拉不回了。孔子就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六出岐山,也可以说明这一点。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士年面壁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都可以窥豹一斑。

    通过以上文字,可以看出,中国文人的性格可以用:清高孤傲,志存高远,悲天悯人,坚韧顽强,这十六个字形容。时至今天,我们仍然延续了很多古代读书人的传统,继承的中国文人的血脉。我们为中国传统文化而骄傲,为中国文人的精神而自豪。

    最后以马致远的一首可以代表文人情结的此作结: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