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读书联盟文集最新章节!

    中华大地,无处不飞花。而“华”的古义就是花,可见中国确实是一个花的国度。中国人赏花,与外国人不同,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外国不具备的,因而赏花,自然别有一番情趣。

    东风第一支的梅花,以其欺霜傲雪的骨气著称。“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开天下春”元朝的王冕也有诗为证:

    冰雪林中着此身

    不与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此时的梅花,就不仅仅是一种冬季开花的植物了,它象征着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道德情操。“数点梅花三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移情观花,这是中国人的特点,外国虽然也有,但不如中国人显著,鲜明。踏雪寻梅时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中赏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以及月下观梅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种格调,这种情趣,外国是没有的。毛泽东的咏梅也挺有意思的: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以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他将梅花赋予了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坚贞与霸气。

    兰花,作为花中君子,也倍受国人推崇。“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称兰”品质清高,独开幽谷,这是中国人赋予兰花的一种气质。张九龄的感遇中写到: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典型的中国文人孤芳自赏,自怜自爱的情怀。这大概是受传统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影响太深的缘故吧。杜牧诗中: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意思,格调也很相似。

    在群芳落尽时,风高霜重里傲然怒放的菊花,也是中国花的一大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怀;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的政治悲情;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凌霜风骨;苏轼的“残荷已无擎天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傲霜气节,可谓移情典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此言不虚。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这正是君子傲然独立,洁身自好不可轻辱的风范。另外,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圣洁的象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如使流露自己高洁的追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这般表达自己的审美倾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李白也如此借莲花抒情。

    正因为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赏花就不完全是赏花了,更多的时候,是因花悟道,启迪哲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入谁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生苦短,时光飞逝的道理蕴涵于其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青春短暂,只有有所作为,才能孕育更灿烂的明天。

    比起娱乐耳目来说,中国人赏花,更倾向于修身养性。因为花被赋予了人格化的高洁品质。这也特性了中国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赏花的过程中,偏狭会为仁爱所感染,邪恶会为正义所感召,消极会为乐观所洗涤,人的品性,在潜移默化中趋于崇高,圣洁。赏花,不亏为一种极好的陶冶情操的方式和修身养性的途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