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爱的变奏最新章节!

    四

    算虚岁,小玉三岁了。

    我心挂两头,人住在瑞仁里,心却惦记着福安里。为了尽快地得到个正式的工作,我必须以未婚姑娘的身份住在瑞仁里。在这里,没有人知道我结了婚,没有人晓得我已是个女孩子的母亲。我在里弄生产组做横机,每天绕着绒线、腈纶线,摇着手柄,在“咯哒嘀哒”的横机编织声中,织出一件件统一规格的绒线衫、腈纶衫。每天的工价是一块一,做一天算一天,每月可以拿到三十来块钱。没有劳保,没有福利,低廉的劳动力。但比起插队落户当知青,那简直是天堂了。

    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福安里矫家的前楼上。小玉生活在那里,论虚岁,她是三岁,可实足年龄,她两岁还没到。她那么小,就要离开妈妈,非要同妈妈生活在两处,晚上也不能睡在一张床上。刚分开那两个星期,听婆婆说她一晚哭到亮,我听了心里就像有刀在绞着。我也失眠,身旁没有小玉陪伴着,床上像缺少什么似的。开初,我天天晚上到福安里去,逗一逗小玉,给她洗掉脏衣裳和尿布,洗净围兜,冲刷奶瓶,直到陪着她入睡,才蹑手蹑脚下床,离开矫家回瑞仁里。我不能住在福安里,我怕晚上不在家睡,惹起瑞仁里邻居和里委会干部的注意,影响我的分配。婆婆劝我,别天天晚上来了,为了让小玉习惯于离开妈妈生活,婆婆让我隔几日去看一回孩子。我心中不忍,可婆婆的话显然是对的。再说,再说晚上去福安里,我也怕瞅矫家人的脸色。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估计就是矫楠给家里写信,叮嘱家里不要张扬我们的婚事以后吧,他们一家人对我的态度就变了。有一回,小妹矫冰在晚饭桌上,睁圆了眼睛问我:

    “嫂嫂,你回了上海,把哥哥一个人扔在乡下,哥哥怎么办呢?”

    平时对我那么尊重、那么客气的小妹问出这句话来,我是掂得出话中的分量的。她是在责备我呢。可我,我又能说啥呢,同她争吵嘛,我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小玉还得靠他们一家人抚养照顾,吵翻了我怎么办。我只有忍气吞声。

    “怎么办,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冯英华脸对着小妹,眼角却斜着我,嗓门吊得高高地说“总不能永远过牛郎织女的生活。对吗?矫静。”

    “我在想,”姐姐望也不望丈夫一眼,温顺地说“矫楠总该想个法回来才成。”

    “可哥哥凭啥回来呢?”矫光也发言了“他不是独子,我们家就他一个在外地。难啦!”

    这些话难道还需他们来说嘛。作为妻子,我想得远比他们多得多,远比他们更深沉呢。他们责备我,好像我做了什么亏心事儿。瞒着婚姻事实,瞒着我已有了女儿,仿佛我这全是为了自己似的。我还不是为了小玉,为了以后有个安定的、幸福的小家庭生活。和丈夫远隔千山万水,和女儿同在上海却非要分开住,我心里就不苦闷、就不难受吗。我比谁都烦恼啊。如果不是为了尽快得个正式工作,我真愿意带小玉回瑞仁里去住。每月有三十来块钱收入,矫楠常有些钱寄来,苦一点,母女俩经济上也撑得下去的。可不成啊,一旦让瑞仁里的人知道我已结婚,我已有了个女儿,只怕连里弄生产组也要把我辞退呢。小玉,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也是为了你呀!妈妈的心中有个三部曲。第一部,户口迁回上海;第二部,在里弄生产组混上个饭碗,干满一年;第三部,正式分配工作。要圆满地达到目的,就得瞒着我已结婚、已有孩子的真相。现在,三部已经完成了两部,眼看我就将在里弄生产组干满一年了。等我有了正式工作,捧上了铁饭碗,我再说出事实真相,生米煮成了熟饭,厂里还能把我开除么?还能不同情我们孤苦伶仃的母女俩嘛。厂里承认了我们,小玉也就能正式登上户口啦!现在,小玉在婆婆家里,上的还是临时户口,还不是道道地地的上海人哪。

    要在几年前,听到这类事儿,我都会大惊失色。有时候,我也扪心自问,这些念头都是我想出来的吗,我都不敢相信。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也是让命运给逼的呀!是生活逼得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田地的呀!

    我并不怨恨矫楠的家人,他们内心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上海滩一千多万人口,什么事儿都有。人世间千奇百怪的现象,可说是无所不包。但要找个漂亮的妙龄少女,自愿嫁给内地农村的小伙子,那是绝对找不到的。你要提一下,不给人骂声神经病,也得被骂一声“十三点”

    现在我已回到了上海,有政策规定,独生子女、多子女全在外地办回上海的知青,在里弄生产组干满一年,都能重新分配工作。这一条是要比病退回来的优越多了。在矫家人的眼里,我的身份和地位都将要有明显的变化,而矫楠,还远在贫困落后的乡下。他们担忧,随着境遇的改变和时光的流逝,我会挣脱婚姻的羁绊的。他们要这么想,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真喜欢白操心。

    里弄生产组里,清一色的老阿姨、老处女、老小姐,其他话题天天翻花样,唯独逛马路、轧朋友,恋爱婚姻这个话题,像冷饭要热一样天天炒,百炒不厌。我进生产组之后,不晓得有多少人,有的拐弯抹角,有的自远而近,有的直截了当,向我提及介绍朋友的事,每一回我都是笑而不答,敷衍了事。结果弄得这帮子热心人,一个个认定了,我要等正式分配工作之后,找个更好的。我要是心猿意马,会这样么?生产组里现成就有一个,明明宁波乡下有个丈夫带着两个小孩生活着,还来上海探过亲,她却像黄花闺女一样,出去和人家逛马路、进馆子,被人撞见还若无其事哩。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