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孽债2最新章节!

    第三章

    1

    “亮口子啦!”密支那大山深处玉石矿区的街子上,随着贵州客麻三大嗓门的一声吼,顿时传开了一条令人激动的消息。人们口口相传,个个的脸上现出兴奋的神情,争先恐后地纷纷往峡谷里的街子上跑。

    初来乍到的天华睡了一个大懒觉,本就要去街子上吃早点,起床以后,一边跟着朝街子上走去,一边不解地问身旁背着装酒“皮吞”的景颇族挖矿汉子毕叫:“啥叫亮口子?”

    “嗨,”毕叫扬起双眉,扁扁的鼻梁耸了耸,圆大圆大的鼻珠扇了扇,大惊小怪地叫起来“你在玉石矿上干事,咋个连亮口子也不晓得?”

    “我真不懂。”天华茫然地摆着脑壳说。

    “当真?”

    “当真。”

    毕叫见天华说得诚恳,扶了一把自己背的“皮吞”道:“那么,你听说过一刀穷、一刀富的讲法吗?”

    “听说过。”就连这种说法,天华都是到了玉石矿以后才听说的。

    “这就对了,说的就是这回事。”毕叫倒也并不卖关子,边走边讲“亮口子也叫开口子,就是给石头开口子,也有人叫开亮洞。这可是一手绝活,不是哪个人都能干的。要有专门的玉匠来干。我们这些粗蛮的人从矿洞里开出的老山石,看上去同一般的石头差不多,你咋个会晓得它是卖得高价的美玉呢?”

    “咋个晓得?”

    “要把老山石外头的那一层皮切开,玉质才会显露出来。”毕叫双手比划着说“切开这层皮壳的过程,就叫亮口子,也就是亮一个口子,看看这块玉的成色。玉的成色好,是绝色翡翠,一刀解下来,能卖几十万、上百万,那就成了富翁,这叫一刀富。”

    “反过来,就叫一刀穷。”天华顿时理解了。

    “不过,也有例外的。”毕叫站停下来,耸耸鼻子,旋开他随身背着的“皮吞”也就是粗竹做成的酒筒,把筒盖翻过来当杯子,往筒盖里倒了点酒,递给天华道“来,喝一点早酒。”

    天华小时候在版纳,赶场的时候也见过山上下来的景颇汉子,晓得他们的一点规矩,毕叫是缅甸的景颇族,想必他们同样喜欢喝自酝的米酒,喜欢以酒作为交友的规矩还是一样的,于是他接过酒筒、酒盖,把毕叫斟在酒盖里的酒往酒筒里倒回大半,只留下垫底的一层,以示对主人的尊重,遂而高高举起酒盖,一口把剩在酒盖里的酒喝光了,用手背抹着嘴唇,由衷地赞叹道:“好香的酒。”

    说着,又把皮吞递还给毕叫。毕叫见天华完全照着景颇族的规矩喝他的酒,心头十分受用和高兴,他说一声你这兄弟要得,斟出酒来,喝了一大口,接着道:“有时候,明明是一块好玉,口子亮得不好,里头无色,就当顽石仍了;也有时候,石头并不好,可开亮洞的是个高手,一刀下去,让人觉得里头好像有色、有光,是块好玉,逗得人花高价买下来。真正解开来,结果上了大当,也是常有的事。”

    天华叫起来:“这么说,亮口子是一件有劲的事。”在上海生活久了,天华说的版纳话中,时不时会漏出一些上海口音。

    “那是十分激动人心的时刻,”毕叫连连点着脑壳“看得人心都悬悬地吊起来。你晓得啵?听人说,今天背着几块老山石来的汉子,炸出了一小个玉窝子,家里有人生了急病,忙着要用钱,才在矿区就亮口子了。”

    这个天华也晓得,一般的矿主,挖着了玉石,宁愿雇来大象背、马队驮着,走十来天山路,运到中国云南的昔马,或者干脆直接运送到中国的翡翠城腾冲,卖出了高价,才聘请高手来解玉石。得到了玉石,在密支那矿区里就叫卖,价格喊不高。可究竟喊多少,天华心中无数。

    他问:“今天这石头,喊个啥子价?”

    “不晓得,”毕叫说“有喊六千八千的,也有喊一万的。唉,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喊得再便宜,我们也要不起。”

    那倒是真的,不过有热闹看,天华还是高兴,这地方太闷愁了,他拍了一下毕叫的肩膀说:“走,我请你吃面条去。”

    “面条有啥吃法?那还不如吃小锅米线哩。”毕叫直率地叫起来“碧玉美人的小锅米线,又香又鲜美,还有下酒菜,好吃得很!”

    “你说啥子?”

    毕叫眨了眨眼睛,大声笑道:“碧玉美人,你听进耳朵里去了吧。她可是密支那玉石矿区第一大美人。开的小锅米线铺子,赫赫有名,客人多得挤不过来哪!”

    天华也来了兴致,问:“在哪里?”

    “街子拐角那里,倚着山坡建的那一幢青砖小楼房,生意好得很!”毕叫的手朝着弯弯的街子一指,眉飞色舞地说“你没去吃过?”

    “没得。”

    “那我们走。”毕叫的手有力地一挥,顺着上坡的水泥路街面,大步流星地走去。

    矿区小街的两边,都是各式各样雨打风蚀得墙面斑斑驳驳的小铺子,有的是砖砌的,有的是干泥巴垒的,乍一眼看去,满街都显得残破不堪。这些小铺里,有卖日用小百货的,有卖七零八落的杂货的,有卖各式真假饮料的,有卖衣裳的,各式小铺子门前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招贴画,搔首弄姿、五颜六色的美女广告,一眼望去,整个街面上花哨得很。一路走去,更多的是各地风味的小吃铺子,简易的火锅店飘散着浓烈的酸辣味,折叠桌椅在门口摆得东倒西歪的面店、炒菜店,其中还夹杂着有宽敞院坝的车马店,牛肉铺子和卖米、面的粮店,一条街子显得肮脏破陋,杂乱无章。

    坐落在小街拐角处的青砖小楼房,那白色的砖缝,那砌得整整齐齐墙面,那倚着山岩建筑的二层小楼,因利用了低洼下去的地形,乍一眼看去不过只有普通平房那么高,走得稍近些,才显出这楼房牢固得如同碉堡般墩实。在一片乱糟糟的氛围中,这幢青砖的小楼显得分外醒目和有几分品味。

    天华光顾着仰脸眺望拐角处的小楼了,走不多远,人声鼎沸的一大堆人围成圈聚在微斜的半坡上,随着人群的推搡拥挤,那一大堆各式衣裳围成的人圈不时地移动着。

    天华正不知是怎么回事,人堆中央,一个大嗓门叫起来:“看看,看看来,这砣石头比刚才那块大多了,手掂一下,少说也有八九公斤,起价八千,哪个要解,现场就开亮洞。”

    毕叫逮了天华一把说:“已经在亮口子了,快,钻进去看看,来,你跟着我来。”

    毕叫不愧是个挖矿汉子,只见他勾头缩身,三钻两拐,一会儿喊借光、一会儿请哥子帮个忙、一会儿连连给人堆笑脸,打躬作揖,顷刻已领着天华,钻到了人堆中央。只见一张肉案般厚实的长桌上,置放着一只坚实的栗色硬木架子,架子上稳稳地搁着一块玉石。天华睁大眼盯着这块悬空的石头,怪了,不就是一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头吗,天华一点也看不出喊价这么高的玉石和山坡上普通的石头有啥子差别。

    一个大脸庞汉子,眼大,鼻大,嘴巴大,身子也高大,嗓门更大,见无人应声,就指着长桌上的玉石,又粗声吆喝起来:“咋个,今天才解了两砣玉,就没人要了。我跟你们说啊,这块玉石可是有来头的,其一,它出在产过好玉的矿脉上;其二,前头叫价的两块玉石,解出来都无色,俗话说,一二不过三,轮到它了,就更有可能是块宝”

    话没落音,一个脸色白净的斯文汉子往长桌前走了一步,摇着手中的一把折扇,扇了几下道:“我说麻三,头前两块,一块起价五千,一块起价六千,你都让人家的一万多块钱打了水漂。现在又是狮子开口,喊出八千的价,太高了点吧”

    “嗨,麦有良,你这哥子,”大嗓门抢过斯文汉子的话头道“头前两块石头能同这一块比吗?你看看,你细看看,看这成色,看这模样,也是大不同嘛。你们说说对不对,对不对?”

    毕叫的嘴巴凑近天华的耳朵,悄声说:“大脸盘汉子叫麻山,人家也叫他麻三,反正山和三连他自己也分不清,他都答应。听说,他是贵州黔西南贞丰人,讲义气,力气大得惊人,缅甸矿老板奈朋常在暗中雇他当个帮手啥的。今天这是卖玉石的汉子临时雇他帮忙的。”

    天华也听说过麻三的名字,他到密支那玉石矿工地来,投靠的也是缅甸矿老板奈朋,麻三又从中国贵州过来,看身材长相真是一条好汉。他感情上先就有一种好感。脸色白净的麦友良一抬手:“听你这么说,我有心要解这块石头。麻三,看你也是一个爽快的汉子,少点,我就让师傅当场动手。”

    “要得!”麻三双手重重地一击掌,拍出一个响亮的巴掌“老板屋头急等着用钱救人命,今天我就替老板作这个主。七千,当场就解。”

    “成交。”脸色白净的麦友良收一挥,没等天华看清,他的手里已经擎着一迭百元人民币“哗哗”地朝着众人晃了两下,递了过去。麻三身后闪出一个五短身材的精壮汉子,接过钱当下清点起来。

    毕叫又在天华耳边轻声道:“这个叫麦有良的汉子,是香港玉石商人雇的代理。他自家说是从香港过来,有人说他是广东汕头人,反正没人说得清。不过,他干这代理,还是要得。”

    天华转了一下脑壳问:“如何要得?”

    “买亏了,他不得佣金,但也不怪他。买赚了,佣金翻倍。”毕叫左右环顾了一下说“玉石矿这地方啊,看去是荒山野岭,时间待久了你就晓得,实在是藏龙卧虎之地啊,有中国大陆跑来专挑名贵玉石的神秘人物,有台湾商人,有泰国宝石城清迈玉石商人的眼线,还有、还有说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各式各样人物。你可别小看了今天这乱哄哄的一大堆人。”

    天华联想到自己的情况,光是点脑壳,没接毕叫的话。

    主人点钱的工夫,长桌一端那亮口子的玉匠,已经挨近了那块卖价七千的石头,细细地察看起来。

    五短身材的精壮汉子点完钱,揣进米色的帆布兜里,朝着麻三一点头,麻三又拍一声巴掌,叫一声:“开解!”

    “哗啦”一下,人堆一阵拥动,人们纷纷朝着长桌围拢上来。天华被身后的人推着,几乎挨着长桌了。

    只见开石头的玉匠,一个四十来岁的精瘦汉子,慢条斯理地从自己的工具兜里摸出一把尖头雪亮的凿子,瞅准了石头的一条缝隙,像钻泥层一般轻巧地挖了进去。

    天华站在前头,看得分明,这汉子看去精瘦,手上下的力气很大,在他掏挖时,手背上的青筋一条条都鼓突起来。

    只见他掏挖了一阵,又鼓起腮帮子吹一吹灰,接着掏挖,临到挖不下去的时候,他又从自己兜里取出一把小锤,朝着石头用力敲击几下。

    里三层外三层围住长桌观看的人,不管对玉石的成色、品相懂不懂,都鸦雀无声地睁大眼瞅着他的一举一动。

    在天华的感觉里,只不过一会儿,精瘦的玉匠收起凿子,又从自已的兜里摸出一把长柄的勺子,利索地从石头缝隙里掏出一些石碴、石粉,遂而声色不动地往后退了两步,和众人站在一起,瞅着那块石头出神。

    “咋个样?”

    “有色没得?”

    围观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悄声问。

    石头上露出了一个大指拇般的洞子,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个深深的洞口。天华明白,这就是亮洞了。

    麦有良一脸的紧张神色,双手撑着长桌面,凑近石头,瞪大了双眼,使劲地往亮洞里瞅。

    毕叫在天华耳边道:“和山上捡的石头一样。”

    天华转脸不解地望着他,毕叫又没凑上去看,他怎么会知道?

    毕叫明白他的意思,光是向他努嘴,要他接着往下瞧。

    “是个芋头底!”只听脸色白净的麦有良惨叫一声,两手撑着长桌面,失望地垂下了脑壳。

    人群里不晓得哪个幸灾乐祸地叫了一声:“七千块钱哪,泡泡都没起一个!”

    “拿这七千块钱,去碧玉美人的米线铺子,吃五块钱一碗的米线,要吃多少碗哪!”又有人故意说笑话。

    有人笑,有人呈无奈状,有人摇头叹息。

    “妈的,”港商代理麦有良出乎意料地咒骂了一声,仰起他那惨白的脸,吼了一声“三千五,有哪个愿收?”

    人堆里响起了一阵讥诮般的哄笑。

    麦有良的脸色泛了青,两只眼睛瞪得老大,十分严肃道:“有人要吗?”

    “一块烂石头,你还想卖钱?”有人调侃地问。

    “他是输不起了。”又有人嘲弄道“麦代理,你又不是不晓得,这解玉石,本来就是疯子卖、疯子买,还有疯子在等待的买卖呀。”

    “你还是把它仍到河沟里去吧。”更有人讥讽道“千百年后,也许它会变成玉。”

    又引来一阵大笑。

    还有人把征询的目光移向解石头的玉匠,有时候掏出来的石碴、石粉也会透出一些信息。他应该是最清楚的。

    那精瘦的玉石行家站在一边,不动声色地摆了一下脑壳。

    “二千,”脸色白净的麦有良发疯般地又吼一声:“有人要吗?”

    人们从他那有些失态的声气中,像是听出了一些味道。人堆里有的在窃窃私语:

    “这个龟儿子,输惨了!”

    “老板要炒他鱿鱼哪,呆这么长时间,没买下一块像样的石头。

    “我看他是赌输了。”

    “你们晓得个啥子,这个烂龟儿整天睡起抽4号,最近又迷上了冰毒,把老板的钱都花在那上头去了。”

    “啧啧,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他那脸色看起就不同。”

    主持解刀的麻三也看出势头有点不对,他轻轻一拍港商代理的肩膀,安慰道:“麦有良,我的弟兄,你冷静点,今晚上我请你喝酒。”

    脸色白净的麦有良浑身一抖,似乎一点也没听见众人的议论和麻三的话,只是使劲地把脑壳一晃,像与什么人赌气般狠狠地一跺脚,眼睛瞪得老大,又一次声嘶力竭地大吼:“二千也没人要吗?”

    人们面面相觑,都不搭言,逗人笑的俏皮话都没人敢说了。连天华都看出来了,这家伙的眼神不对头。

    “你说得当真吗?”人群里响起一个女人清亮的声气,那嗓音让天华听来像钢玉般美妙。

    麦有良的脸泛着层光,他得救般把脸转向说话的女人,紧紧围在最里圈的前排人群蠕动了一下,往边上散开,一个二十七八岁、系着沾满油渍的素色薄牛皮围裙,脑壳上插着一朵野花的女人步履轻巧地走到长桌边来。

    天华的眼睛睁圆了。在一大帮粗野的挖矿汉子中间,这女人虽然穿着干灶头活的皮围裙,额前的一绺鸟发还有些零乱,却显得不卑不亢、亭亭玉立。再加上她脸色透亮,相貌出众,一双灵动鲜活的大眼睛含着笑意,让亮口子现场的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毕叫兴奋地摇撼着天华肩膀,急促地喘着气道:“碧玉美人,我就是喊你去她的幺铺子吃米线。”

    她长得这么美,怪不得年轻力壮的景颇汉子毕叫也喜欢她哩。

    “当真啊,碧玉美人。”港商代理麦有良乜斜了碧玉美人一眼,拖长了声气道“你拿出两千块来,这石头就是你的了。莫非你”“要得,这里是两千,你清点一下。”碧玉美人从她的围裙兜里取出一只信封,瞅了一眼,伸出手臂,递到麦有良的跟前。

    麦有良的眼睛闪出一道光来,他的手臂甩了一大个圈,急不可待接过碧玉美人手中的信封,嘴一咧道:“点个啥子唷,碧玉美人,你让人把石头抬回米线铺子去吧,它是你的了。二二天我发了,自会来照呼你的生意。”

    “碧玉美人,”麻三激动地拍了拍巴掌,叫了起来“你够意思,危难时刻搭帮了这汉子一手。来人哪,哪个年轻汉子出点力,帮碧玉美人把石头抬到她的幺铺子去。”

    “算我一个,算我一个!”

    好几个愿意出力的年轻汉子应声往前,争先恐后地挤来,又逗得人一阵阵笑声。

    “不消了,”碧玉美人的手蹁蹁起舞般一扬,朗声道“就麻烦这位玉匠师傅,当着众人面把这块石头一剖两半。”

    看热闹的汉子们纷纷发出声声欢叫:

    “好啊,把石头劈开!”

    “好一个碧玉美人,真是个奇女子。”

    “玉匠师傅,破这块石头不能收钱。”

    精瘦的玉匠师傅连声应道:“要得要得,碧玉美人出钱让大家开眼,我岂能扫了众人的兴致。”

    说完,玉匠师傅第二回挨近了长桌,趴在桌沿上,对着这块现在只值二千元的玉石瞅了几眼,似乎漫不经心地从自己的帆布兜兜中取出一把扁扁小铲样的尖凿,一把油亮油亮的xx头锤子,对准石头中间部位的一条缝隙,狠狠地敲打下去。“哗啦”一声响,架子上的石头一剖两半,一块还留在架子上,另一半失去了重心,从硬木架上跌落下来,仰面朝天躺在长桌面上。

    “哇!”紧紧围住长桌看热闹的汉子们发出了一声惊呼。奇迹出现了。天华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得呆了。连他这个一点没啥玉石常识的外来客都看出了,这是一块精美的好玉。被剖开的两面在密支那阳光的照射下,发散出诱人的翡翠色。

    麻三粗大的嗓门几乎吼叫般喊了起来:“绝色翡翠!”

    “尽是戒面料!”精瘦的玉匠师傅像补充麻三的话一般,用同他瘦削身材不相称的洪亮声音道。

    人群拥动起来,一个好不容易挤到前排来的汉子把粗大的巴掌重重地拍在长桌上,大叫一声:“碧玉美人,五万!你让给我。”

    “五万,亏他开得出口。我出十万现金,碧玉美人,玉石归我。”对面一个汉子,声气不高,却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挑衅一般道。

    “碧玉美人啊!”愣怔了半晌的麦有良哀号似的叫出一声,一手撑着长条桌沿,几乎站立不稳地屈下身子,仿佛朝着碧玉美人下跪般,举起手中的二千块钱,颤抖地摇晃道:“你给的二千,太少了呀!”

    人群中发出一阵讪笑、哄笑,有人摇头,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直截了当道:“这不是要坏我们规矩嘛。”

    更有年轻汉子不屑地吼着:“把我们汉子人的脸面都丢尽了。”

    麦有良却像没听见大伙的议论般,脸涨得通红道:“你是看到的,我掏尽了兜里的钱”

    “说吧,你想咋个做?”碧玉美人脆亮的嗓门打断了他的话。

    “我我只想要回七千”麦有良吐出七千两个字,就像是在哭。

    众人又七嘴八舌骂了起来:

    “真亏他吐得出口。”

    “真正像条癞皮狗!”

    “嗨,抽上了4号,人还有啥子尊严可讲。”

    “少废话,看碧玉美人咋个做?”

    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声低弱下去,碧玉美人的声音响了起来:“要得,给还你七千。”

    “恩人哪!”麦有良的这一声道谢,又像要哭。

    碧玉美人的脸转向开出十万的汉子说:“是你开的十万现金?”

    “一个子儿不少你。”这汉子落地有声道。

    天华看他的模样,中年人,一脸的精明相,穿戴一身潇洒飘逸的丝绸衣衫,是专来收购玉石的商人无疑。

    “十万?”人堆里响起一个狐疑的嗓门“两半都是戒面料,少说值个三四十万。”

    中年人毫不示弱地脸一沉说:“有种的,你抬价啊。”

    麻三像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瞅了碧玉美人一眼,碧玉美人朝他一颔首,麻三放开嗓子喊起来:“十万,这位客人叫出了十万。真正的好玉啊,还有人”

    “十一万!”麻三的声音未落,后头有人扬了一下手。

    “十二。”另一个声音报得更简捷,连万“字”都懒得说。

    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里此起彼伏地报开了价:

    “十二万一千。”

    “十二万二。”

    “十二万三。”

    “不要啰嗦了!”最先报出十万价的中年人用不耐烦的声气道“十五万!还有人要吗?”

    刚刚活跃起来的人堆里,一下子又安寂下来。人群再次蠕动了一下,没有人往上喊价。

    “就是他了!”又是碧玉美人当机立断的声音“这位先生,你先把五千现金,给了麦有良。余下的十四万五,就麻烦你给我开一张支票”

    中年男人打断她的话说:“只要支票吗?我也可以过现哩。”

    “道谢了。我不忙着要钱,就只要支票。你把兑现的日期开得长一点,送进我的幺铺子。”碧玉美人似乎对一切都早有考虑,她客气地吩咐道“麻三,你送神送进庙,就麻烦你把这两块玉石,抬到我米线铺去。今天的午饭,麻三,还有你玉石师傅,都请在我的幺铺子吃。”

    “要得嘛!”麻三用唱山歌般的声气欢快地大笑道“哈哈哈哈,这才像一台戏呢。”

    付钱的付钱,抬玉石的抬玉石,围观看热闹的人们,意犹未尽地在三三两两议论着散开去。

    惟有局外人天华,情绪上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仍泥塑木雕般站着,竟忘了自己还没吃早饭,忘了肚皮饿。

    毫没来由地落雨了。

    天华万没想到的是,他刚安定下来的心,随着大雨落下来,又陷入了他摆脱没多久的恐惧之中。

    这是缅甸密支那地方春末夏初的时节说下就下的暴雨,下得声音“劈哩啪啦”响,下得坡上的绿叶阵阵颤抖,下得沟渠里的水淌得急起来,下得整个玉石峡谷潮粘粘的难受,下得简直叫人心烦意乱。

    玉石开采场想赶在雨季到来之前离去的汉子们都唉声叹气地喊起来,狗日的,这雨一落下来,我们就走不脱了。唉,那要拖我们多久啊!

    天华晓得,他们喊出的是真心话,从去年的秋末冬初跑进密支那省的玉石开采场,这些汉子们哪个不抱着想发大财的欲望。在玉矿,在玉石峡谷“一刀倾家荡产”的事情干不得“一刀瞬间暴富”的好事,说不定轮到他了呢。

    这年头,虽说玉石越来越难开采,越来越难挖着,珍贵的翡翠玉越来越难以得到。但是,真像前不久一块玉石卖出十五万元的价格那样,四五个月干下来,这些汉子们除了微薄的工钱,多多少少得到了几块好石头。凭着这几块好石头,雇上几匹滇产川马,走十多天的山路,运到中国边境上的昔马,再转卖到怒江右岸的腾冲百宝街上,翻上几倍的价钱,发一点财,那是没啥子问题的。

    而现在雨一落,就宣告了雨季出乎意料地提前到来,这些做梦都在想着发财的汉子们走不脱了。

    自小在西双版纳长大的天华晓得,雨季从四月末梢开始,要延续漫长的半年时间,一直熬到十月间,才会结束。那不是要让这些渴望发财的汉子们,整整地等待难以打发的半年时间吗?

    再说了,在玉石开采场,哪个不晓得,玉石就是钱呢。哪怕这些玉石只不过是坯料,一旦运出去,就是大沓大沓的票子啊。晓得你藏有这类玉石坯料的,等于晓得你怀揣着黄金,明里暗中都有人盯着你哪。你守得住吗?

    天华倒巴不得这场雨早早地落下来。前不久他惊恐万状地从上海逃回西双版纳,听阿爸说街子上的警察正等着他的到来,已经问及多次了,他就害怕得无心在阿爸的曼冗寨子待下去。提心吊胆地躲进附近的密林中熬了几天,终究不是一件长远事情,就听从了阿爸的劝,跟着阿爸托付的朋友康朗桑,一趟跑进了荒无人烟的密支那深山老林之中。

    哦,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天华是趁着旱季的晴朗天,空甩着双手,仅仅背着一点儿换洗衣衫走进来的。一路之上,绿色越来越浓翠,林子越来越密,山峦迭着山峦。垮塌下来挡路的巨石,一块比一块大。而弯弯拐拐的山路越走越崎岖难行,羊肠小道的那种陡峭险峻,漫长路途,直让他觉得遥远得不见尽头,这一回,他算是吃尽了苦头。不过,始终悬吊吊提着的心,随着他走出中国的版图,算是踏实下来了。

    雨一落下来,天华就认定,采玉汉子们是回不去了。想想嘛,一进雨季,那些艰险的山路上泥泞遍地,一脚踩下去,不晓得是深是浅。不少的路已经被大水淹没了,连牲畜都踩不下脚去。即使是那些看得清的路面,也都像是擦上了油,溜滑溜滑,莫说走,就连蹲下身子爬,都要爬得在地上打几个滚啊。

    天华本就是来避风头的,采玉汉子们走不脱,正好给他做伴。要不,他正发愁呢,他们都走光了,他一个中国内地跑过来的人留着不走,势必引起人怀疑。到这地方来的人,哪个不是为玉石、为发财而来的呢。他要跟着采玉汉子们回去呢,才过去了没多久,万一曼冗的警察仍张网以待地盯着他,他又到哪里去躲呢?现在好了,雨季提前来了。不说其他了,玉石开采场周围,空气当中的粉尘,就比旱季时少了许多,呼吸都畅快好多。

    前不多久,到达玉石峡谷以后,天华就看出来了,阿爸托付的这个朋友康朗桑叔叔,在当地是个有点身份的人物。进入玉石开采场,置身于一帮粗野的汉子们中间,从上海过来的天华活脱是个文秀之人。缅甸老板用他浓眉下那双大大的眼睛犀利地打量了他一阵,见他有点文化,又是康朗桑带来的,什么也不向他打听,每天只是要他负责过个磅,记个账,留心一点玉石工们的开采信息。一旦炸出了玉窝子,找着了上好的玉石料,通一个信息,以便让老板好同玉工们砍价。老板是豪爽的生意人,对天华管吃、管住,每月给他六万缅币,相当于人民币九百元。有这点钱,他一个人买点烟酒,零花花是足够了。

    一般开矿石卖苦力的工人,钻矿洞,打炮眼,炸石头,选玉矿石,一天累到黑,一个月只能拿到四万缅币。和他们相比,天华算是潇洒的了。不过,在天华的心底深处,他从来就没把每个月的九百块钱当一回事。他是到手多少钱,花去多少钱。抽的是好烟,喝的是好酒,有了时间,就跑进街子上的小馆子里,邀上像景颇汉子毕叫那样和他年龄相仿的三五个朋友,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再加上他也算管着点事儿,手中有那么点过磅权。人们见了他,都觉得这个小伙子够意思,是可交的朋友,他们会主动和他打招呼。故而玉石矿上有了啥子信息,天华往往是最早晓得的人。

    大雨落下来的同时,鸡肠峡矿洞里发现了一个大大的玉窝子的消息,天华就是在玉石工们对大雨的报怨声中听说的。照例他把这消息告诉了矿老板奈朋,奈朋不动声色地扬了扬他那粗浓的眉毛,满意地用他那厚实的巴掌拍着他的肩膀说:“要得嘛,今晚上,你就帮我辛苦一趟,跟着他们进一次洞子,看看是真是假。”

    天华一口答应下来。他心头说,奈朋是玉石矿老板,他见过的多了。工地上不是盛传,去年一处玉窝子,他看准了,一炮就炸出了三百多万人民币吗?既然老板要他加夜班,那就去罢。

    奈朋看他答应得这么爽,高兴地笑了,又一次重重地击打着他的肩膀道:“鸡肠峡那地方我晓得,下坡的路途险,难得走,回来尽是上坡,更难得爬。这样吧,晚上好好吃过一顿夜宵,你再上坡去。”

    天华感觉得到奈朋对他的关心,声气清亮地答应:“要得。”

    夜里,和玉石汉子们打过几圈牌,趁着雨不大,天华走进了街子拐角上碧玉美人的小锅米线铺子。

    自从景颇汉子毕叫带着天华到过碧玉美人的幺铺子以后,天华已经成了小锅米线铺子的常客。几乎是常常能见着非同寻常的碧玉美人了。真像她的名字一样,她的年龄也是谜。有人说她三十出头,也有人讲她看去这么年轻,才二十五六,只不过她出道早罢了。

    正因她所作所为非同一般,相貌又美得有点媚人。玉石矿上传遍了关于她的种种流言蜚语。有人说她,白天卖小锅米线,晚上卖迷人的身子。也有人说,要想得到她的身子可不容易,没有上好的玉石料,你就是想挨近她的身边,都没得门。汉子们一帮一帮进她的幺铺子吃米线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当着她的面粗声大气地讲一些荤段子,讲一些含沙射影的话;个别地一个两个来时,就不敢在她面前造次放肆了。天华和她年龄相仿,又是初来乍到,无论是随着众人来,还是一个人来,都从没当着她的面说过一句粗话。

    倒是碧玉美人,曾经大睁着一对天华不敢直视的媚眼,直通通地问过他:“艾温,看你年岁也不小了,想不想找一个缅北姑娘呀?”

    艾温是天华到了玉石开采场用的名字。他回望了碧玉美人一眼,眼前晃过马玉敏俏丽的脸,摇着脑壳说:“不想。”

    “嘿,你莫鬼扯,是男子汉,哪有不想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