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孽债最新章节!

    第一章

    1

    高空中一大片卷积云,白得像闪光明亮的釉瓷,鱼鳞片似的排列齐整地伸展到远远的天边。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层在施展魔力般地往下压。

    上海俗谚道:"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看样子,即便不马上落雨,也要刮大风。这在秋高气爽的上海,是很少有的现象。

    好在小菜已经买回来了,梅云清手里拎着满满一菜篮,足够三口之家吃两三天了。不碍事。儿子沈焰手里捧着架电子游戏机,欢天喜地朝楼上蹦,有了这玩意儿,整个星期天他都不会吵着闹着到外面去玩。沈若尘心里说,看这样儿,安心写篇短文没问题。报上在讨论"第三者插足"的社会现象,报社一位朋友约他写篇带总结性的文章,准备结束这一讨论的栏目了。

    "若尘,报纸来了,你从我兜里拿钥匙,开开信箱。"梅云清朝楼梯旁自家的信箱里瞅了一眼,抬起臂膀,示意丈夫掏钥匙。沈若尘从她兜里刚摸出钥匙,她就局促地道:"我先上去了。焰焰,焰焰,等等我。"

    她一路喊着,追上楼去。

    沈若尘眯眯含笑地瞅着妻子敏捷地跑上楼去的背影。

    云清家三姐妹都很美,被誉为三朵金花。而云清是三姐妹中最美的,她个儿高高,颀长而丰满,焰焰都快十岁了,她仍显得风韵别致。和她一路上菜场,沈若尘留神到不少男性的目光时时扫向妻子。是啊,在喧嚣嘈杂、纷扰刺激的大上海,沈若尘总算筑起了一个安宁乐惠的小窝。他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打开信箱,抽出当天的报纸,一封信掉落在地上,沈若尘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上海译报上的标题,俯身拾起了信。

    牛皮纸信封,落款是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勐禾大寨月亮坝。沈若尘的双手颤抖起来,十个指头仿佛全在这一瞬间麻木了。两份报纸失落在地上,他丝毫不曾察觉。

    他撕开了信封,由于过分激动,信封竟从一角斜斜地撕向对面的一角,连信纸也被撕烂了。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笺,看抬头的称呼,看字迹,看信下角的署名。他稍稍吁了口气,这才镇定地读起信来。

    若尘吾友:你好!

    没想到我在月亮坝给你写信吧?连我自己都不曾想到要在这里给你去信。你搬进新村房子,住上了两间一套的新公房,曾来过一封信,是写给允景洪的。我还没给你回信呢!幸好你新搬的住处好记,过目不忘,20弄30号4单元4楼,我记住个二三四,再也忘不了啦!要不,这回我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原谅我给你带去的是个不幸的消息,韦秋月死了。死于她的老毛病头痛,医生诊断是脑部肿瘤。她和你生下的女儿沈美霞,成了个没爹没娘的孤儿。孩子十四岁了,懂点事,见我问她以后怎么办,她说要去找你,还说这是妈妈临终前的嘱咐。说着她掏出一封前几年你写给韦秋月的信,那上面有你工作的编辑部地址。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能说什么呢?顺便告诉你,在这里,不知从哪里刮起的一股风,当年为回上海,像你一样和韦秋月离了婚留下的孩子,现在都长大了。他们成了十五岁左右的少男少女,逐步懂事了,多多少少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秘密。于是乎,他们中的一些胆大的娃娃们便呼群结伴,相约着不远数千里到上海寻找或探望亲生的父母。和他们相比,孤独无依的沈美霞似乎更有权利到上海来找你。

    这次我从州府下乡,是来了解边疆贸易的发展情况,顺道弯进月亮坝来。本想故地重游,没料想了解到沈美霞的情况和她的意图。作为当年同一知青点集体户的伙伴,作为今日多少还维持通讯联系的朋友,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情况告诉你,以便你思想上有所准备。

    我仍在州外贸,看来一辈子把根扎在西双版纳了。无意中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俏皮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情况不能同你老兄相比,但日子却也过得逍遥自在。

    再见!祝

    安好!

    愚友家雨

    读信的时候,沈若尘仿佛从谢家雨书写的字里行间,嗅到阵阵扑面而来的素馨花的清香。哦不,那不是从信笺的字里行间拂来的,那袭人的芬芳是从秋月手腕上戴着的素馨花手镯上掠过来的。

    沈若尘木然呆立着,微翕下眼睑,岁月拉开的距离陡地缩短了。把信笺装进信封时,他的手还在颤抖,直到此时他才发现,信纸的反面,还有谢家雨补写的几行字:

    又及:

    我想应该告诉你,你的女儿沈美霞美极了。这里的寨邻乡亲们和农场职工都说她长得像韦秋月。可我觉得,她比当年的韦秋月还要美。这大概就是上海与西双版纳相隔数千里的血缘造成的遗传优势吧。

    "我的女儿!"沈若尘喃喃地自语了一声,似是要把遥远的记忆从虚无缥缈中找回来。可是他从没同梅云清说过,插队落户时他有过一个妻子,在千里迢迢的西南边陲他还有个女儿,亲生女儿。他心慌意乱,他惶遽不安。该怎么办呢?美霞当真要到上海来吗?她还只有十四岁,要坐长途车,要坐两天三夜的火车,光是旅途就要七天,她有这个胆子?沈若尘浮起一丝侥幸心理,也许沈美霞会畏惧路途的遥远,也许她只是碰见了谢家雨说说而已。但他马上意识到这一侥幸心理是可笑的。美霞没有亲人,她靠谁去生活?对父亲的思念,对上海的向往都会使她踏上旅途的信心倍增。况且她还可能与同命运的少男少女们结伴而行啊!

    那么他该怎么对梅云清讲呢?天哪,他该如何启齿?

    沈若尘揣好撕成两爿的信,迈步上楼时,后面有人喊,他的报纸掉在地上,忘拿了。他急忙返身下楼,弯腰捡起报纸,直起身子来时,他看到信箱门没上锁。噢,他整个儿失态了。

    雨比预料还要快地落下来,风翻卷着雨帘,把丝丝缕缕雨星儿扑打进楼道里来。沈若尘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梅云清赤裸的丰腴的手臂伸出去,在枕边的床头柜上摸着了小灯的开关,"啪嗒"一声把橘红色的小灯打开了。

    她转过脸来,绯红绯红的脸颊上洋溢着喜气,兴奋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波,微显着羞涩和娇气地道:

    "搂着我。"

    说着把脸庞往沈若尘胸怀里一埋,身子缩了缩,紧紧地偎依着他。

    沈若尘习惯地搂着妻子,性事过后,他知道云清还需要抚慰,需要"发发嗲"。他一手搂着妻的颈脖,一手在云清滑爽光润的背脊上轻轻抚摸着。

    云清呢喃般轻哼着,表示着自己的满足和惬意。她的声音既像紧贴着他的心房,又好似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带着共鸣音传进沈若尘耳里:

    "今晚上,你真让我快活得要命。"

    随着她的话声落音,她在他的锁骨那儿吻了一下。

    沈若尘又紧紧地搂一搂她。是啊,他爱她,爱她的善良和坦率,爱她的美貌和妩媚。刚同她恋爱时,替他参谋的同事是如何盛赞她的?对了,他们说她艳丽而不妖冶,性感而不风骚,是个理想女性。那是人们仅凭她的外貌说的。

    婚后,只有沈若尘真正地明白,云清是多么可爱。他从来不曾把过夫妻生活视为负担。每一回,他都能从她那里得到欢悦,得到心旷神怡的满足。而她呢,经常是用赞赏和惊叹的语气,表示着自己欲仙欲死的狂喜。这类近乎呻吟感慨的表示,使得沈若尘充满了男子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可今晚上,沈若尘是带着目的、带着点儿勉强上床的。

    整整一天的心神不宁,使得他兴味索然。下午他瞒着焰焰嚼了两块儿子的巧克力,晚饭时他喝了两小盅酒,都是试图振作精神。他不敢把谢家雨来信的事儿在白天对云清讲,他怕她诅咒他是骗子,他怕她一怒之下带着沈焰住回娘家去。他思来想去觉得应该将这件事儿在美霞到上海之前告诉云清,什么时候讲合适呢?只有现在这阵儿,她满足而又欢欣,她带着几分慵倦且心情最为舒畅,时已夜深,即便她怒气冲冲,她也不可能闹起来拉儿子一同去外婆家。

    沈若尘昏昏欲睡般闭了眼,内心深处却是在警觉地窥探着合适的时机。

    云清仍然依偎着他,温暖而又恬适。

    午睡时仅是假装闭着眼,实际上紧张的神经始终在"别剥别剥"骤跳。这会儿沈若尘确实有些累了。洁白轻柔的云朵掠过他的眼前,那是西双版纳的云,是缭绕着碧山翠岭让人腾云驾雾的云,是引人步入恬淡、清幽意境的云。

    沈若尘依稀感到胸怀里搂着的,是他当年瘦削而灵巧的妻子韦秋月,她有一头浓黑的柔发,她温顺而羞怯,她话语不多却爱时常以自己闪动幽波的眼神表示意见,她的美是含蓄的、娴静的,她怎么

    "你怎么了?"梅云清挣脱他的搂抱,翻身坐起,朝他俯下脸庞,一双雪亮的大眼睛探究地盯着他。

    沈若尘受惊地睁开眼睛,小灯的光虽则柔雅清幽,但在这更深人静的卧室里,却仍然放射着橘红色的光芒。云清的鬓发稍显蓬散,愈发平添了几分妩媚,她显然还沉浸在甘霖雨露般的欢情中,脸颊上红艳艳地像正在绽开的花朵。沈若尘掩饰着自己的失态,眨眨眼道:

    "噢,我眼前闪过一幅一幅幻影。"

    "幻影?"

    "呃"

    "什么幻影?"

    "云啊,树啊,还有"

    "若尘,你不是有什么心事吧?"红潮从云清的脸颊上褪去了,她捋着散落下来的鬓发,眼梢一挑问。

    "没、没有啊!"

    "看你一整天若有所思的样子。报社约的文章,你写好了?"

    "还没有。"

    "那你一天躲在小屋里干啥?"

    要说,现在就可以说了。现在就是机会,还等什么时候呢?沈若尘瞅妻子一眼,云清的眼里流溢着幸福的光彩,她没一点思想准备,她什么都不知道。沈若尘实在没有勇气把实情道出来,他迟疑了片刻,皱紧眉头道:

    "找不到一个好的角度,白白浪费一天的时间。就为此烦恼哩!"

    "那你一定是累了,早点睡吧,睡吧。"云清丝毫没啥怀疑地为他扯扯薄薄的被子,蜷缩起身子,几乎全身紧挨着他躺下来,仿佛要用她的温存柔情,化开他郁积心头的烦恼。

    沈若尘心底滚过一股感激的热流。幸好,没把那事儿脱口而出给她说。

    楼梯上晦暗得近乎黝黑,没开灯,沈若尘上楼时还是走得那么娴熟。他是在这里长大的,婚后很长一段日子,他与梅云清都住在这里。刚搬出去不到半年,他怎会对这里陌生呢!亭子间门关着,爸爸妈妈照例一早就出门,爸爸忙,妈妈提着篮子去公园,做练功十八法,舞剑,跳老年迪斯科,打太极拳,尔后上菜场兜一圈,选购些菜蔬回归,不到九十点钟,她是不会到家的。

    沈若尘直上前楼,云清一离家去上班,沈若尘就给哥哥拨了一个传呼电话,让观尘在家等着,他马上就赶过来,有要事相商。他知道观尘一定会等的。

    他们这一代人几乎都有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观尘比他大三岁,当年观尘是高中67届,他是初中67届,同属老三届,又一起面临延迟了的毕业分配。上山下乡热潮中,上海的政策是"两丁抽一"。血气盛的若尘自告奋勇去充满诗情画意的西双版纳插队落户,当哥哥的观尘就此沾了弟弟的光,分配在当时的无线电厂现在的电视机厂工作。因此两兄弟的关系和一般的姐妹弟兄又不一样,格外亲了一层。

    果然,听到楼梯响,四十已出头的观尘迎到前楼门口:

    "啥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