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日光流年最新章节!

    村里又有许多女人怀孕了。

    井台上、牛圈里、碾道和磨房,还有河边洗衣锤衣的石头旁,你都能看到女人挺着半大的肚子在忙乎。冬闲的日子里,男人就到后坡的阳地去晒暧,见老村长还没从家起床到这儿,相互问些景况,坐一会就去崖上找那落了叶子,果却还挂在刺枝上的红酸枣。到崖下找那果虽落了,却还没被风干的小枣儿。到有一天,村前村后,都找不到酸枣了,腊月也一步一步靠过来,一片男人就集中在坡地里,晒着嗳儿,捉着虱子,计划着日子了。

    说,快过年了呀。

    说,该给娃们添件新衣裳,也得给媳妇买些啥儿了。

    说,再去卖一次人皮吧。

    说,是该了,二年不去都不知道那教火院是啥儿模样了。

    说,该带上娃儿们去长长见识呢。

    司马笑笑说,对,把三岁以上的娃儿都带去,让他们看看卖皮是咋样一会事,过些日子老村长死了,照村长的吩咐,再让他们陪着死尸睡几夜,他们就算长成大人了。

    这是司马蓝、司马鹿、蓝四十、竹翠等这一茬娃儿第一次经历卖人皮。

    日子选在黄道日的十一月二十三,一夜的修理担架,调配药水,打捆行李,烙制干粮,把杜岩留下照顾死至门前的老村长,别的男人天一亮就领着孩娃上路了。村里的牛车扎在村口,所有的铺盖、碗筷、铁锅和七七八八的零碎都码坯一样码在车板里,五副椽子担架捆在车板尾,孩娃们像串的冰糖葫芦一样挤在行李上,就和留在村里女人、村长告别了。

    那时候日头在东山刚显红,有细微的响声从东梁那边传过来。坐在车栏边的司马蓝说是啥儿声音呀,他的哥哥司马森说是日头出来了,是日头从山缝挤着出来了。他就把目光投到东山梁,果然看见两个山峰挤在一块儿,留下门缝那样一条窄缝儿,日头就一滩血样从缝里流将出来了,汤汤水水,把两个山峰都染成血浆了,把东边的天空映成酱色了。他嗅了一下鼻子,闻到的是过冬小麦的青藻气,他说日头咋和血一样?咋不是圆的呢?车下的大人就把目光又冷又硬地投过来,男人们不说话,车旁的女人们嘟嘟囔囔盯着他。

    父亲说,再说一个血字,我撕烂你的嘴。

    司马蓝不知自己出了啥儿错,孩娃们也不知道出了啥儿错,都把目光从血浆浆的日头上收回来,看着自己的膝盖或看车上的啥东西。这时候村长从车后走到了车前,他原来丰润的脸转眼之间不见了。留在脸上的是高低不平的骨架子,颧骨像有一天终会从那儿掉下来两块石头样,而眼窝的深陷又像两眼窟。村长说大人们是去卖身上的皮子哩,谁都不能说流血掉肉的话,谁都不能说死死活活的话。于是,孩娃们似乎懂事了,意识到了事情的可怕了,脸上立马庄重了一层灰暗。

    村长说,上路吧。说完他就由儿子杜岩和儿媳桃花扶着原地坐下

    了,像一捆草散在地上一模样。

    柳根他爹就扬起牛鞭了。

    牛车就叮叮铛铛出村了。

    送行的女人们,就都泪水满面,交待说早去早回啊,说有人买了就卖,没人买了拉倒;交待说卖了皮子,啥也不买也得进城买些染料,给孩娃煮染过年的衣裳哩交待说,从城里回来,一定记住买包针,家里的缝衣针没有了,说钱多了再买几根锈花针,几尾绣花线,说你们到底去几天,说个准日子也好到村头接接呀。

    就有男人不耐烦琐了,说我这次就得破伤风死了呢,你不用接我啦。

    说这话的是蓝百岁,他话一说完,便大步流星地走了,女人们便闩夜门一样不见言语了。

    就算告别了。

    男人们走成一堆,在梁路上踢踢踏踏,牛车跟在他们身后,铁轮子从路面礓石上轧过去,把孩娃们像筛糠一般摇晃着。司马姓的坐在车左,蓝姓的坐在车右,杜姓的坐在车中,他们都袖着双手,流着冬冷的鼻涕。这是他们第一次跟随大人们走出耙耧山脉,第一次去经历割卖人皮的庄重人生,他们怀着血淋淋的新奇和心跳,看着车子走出很远的梁路,女人们还在村口招着手。

    司马蓝有些可怜自己的母亲和村里的女人了,他不知道男人们为啥儿在牛车前边,把手插在怀里取着暧,看着地里旺势的小麦,又说又笑,很快就把送行的女人们忘到脑后了。而那些怀了孕的女人们,却把手扬在半空,像挂在日光中的枯枝,不停不歇地随风摆着。

    他也把手在空中摆了摆。

    一车的孩娃就都把手在半空摆了摆。

    黄道吉日好像就是为了一个好天气。卷在梁下沟里纤薄的白雾,在铁轮的辗轧声中,慢慢地散开来。太阳不知什么时候由血浆一片粘成了红火一团,升到东山顶上,先还和山顶扯扯连连,后来叽哇一声,就跃上天空和山脉脱开了。一个世界金光灿烂了。一杆一杆的光芒使山梁上暖起来,送行的村人很快成为一片黑点,司马蓝把眼睛一眨,他们就都消失不见了。大人们在车前依然又说又笑,不时地回头招呼一下车上的孩娃们。而车把式柳根爹,也不知什么时候,一跃坐在车前,把鞭子往车前一插,袖着双手,居然就眯着双眼悠悠然然睡起来。

    世界越来越大了。

    天空也越来越阔了。

    日光中出现的村落,远远看着,像谁随意从天空抛下的一件衣裳挂在山脉上。

    牛车跟在大人身后摇摆不止,一串一堆的叮当声撒了一路,直到日升几杆,又将近平南,才停在一个村头,架锅烧了开水,吃了干粮,又继续沿着无头无尾的梁道赶路进城了。

    原来外面的世界和耙楼山脉并无多少差异哩,男人们也是扛着锄下地锄冬麦,挑粪施冬肥。女人们大冷天也到河边洗衣裳,怀孕了也挺着大肚在村头拾柴禾或在门中带孩娃。狗的叫声也一样汪汪汪带有土黄色,牛哞声也和浑浊的河流一模样,就是连路边的坟地,也都是圆圆的土堆,堆顶偶而还压着一块去年清明上坟的旧纸。天空似乎蓝了些,可在村落里,有时还能遇上比这更蓝的天,蓝得似乎从天空噼噼剥剥掉颜色。唯一不同的,是这儿的怀孕女人少了些,不像村落那样儿,女人们说挺起肚子时,一夜之间发酵的面样全鼓胀了。

    委实没啥儿更为新奇的。

    正头顶的日头似乎暖得厉害几分罢吧。

    孩娃们就都在车上相互依着睡着了。

    到一个集镇时,牛车停在一家饭馆前,每人吃了一碗酱面条,从饭馆出来看见镇街的墙壁上贴了许多红纸,红纸上写了碗一样大的字,问饭馆的掌柜说,墙上写的啥儿呀。掌柜说合作化了呀,实行公社化了呀。孩娃们并不关心什么是合作化,什么是公社化,倒是大人们愣在饭馆的厅子里,脸上僵了痴怔,说土地都合到一块了?各家的耕牛都算公家了?连犁、耧、锄、耙也都要放到一个仓库吗?那老板就把眼睛瞪大了,说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呢,口音和我们这儿都一样,咋不知道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我们都实行合作化二年了,公社也都开始热火朝天了。大人们就不再说啥儿,不再问啥儿,默默走出饭馆了。

    一路上男人们都默不言声,一脸的黑天和黑地。

    一路上男人们都不时地一声十里长叹,显得凄楚而又哀凉,直到过了一座石桥,司马笑笑才冷丁儿从嘴里炸出了一句话,说我操他奶奶,三姓村的人就不是这世界上的人了嘛。这话又冷又硬,像冻了十冬九寒的青冰凌,哐咚一下从他嘴吐出来,走成一堆的大人们都当地一声收了脚,站在路上盯着他。司马笑笑却谁也不看,独自朝前走了,把别人和牛车上的孩娃哩哩啦啦丢在了身后边。

    孩娃们是顾不及那么多还未到来的人生的。他们依然在车上睡得香甜无比,嘴角流出的口水把胸前的袄襟给湿了。到了日将落山时,大人们把他们叫醒来,他们发现世界变得不同凡响了,不是原来的世界了。

    山脉无影无踪了,一望无际的平原铺在落日里。

    城墙又高又大,一尺多长的砖垒有两丈高,凡有墙角的地方,角线连一点都不歪。白色的砖缝儿,绷得和丝线一样直。城下的护城河,水有淹脖子深,水面上的水藻枯腐了却还照样泛着青黑色。从环城路上走过去,那些拉着挑着煤球的城里人,每一开口说话,声音就脆得如耙耧山脉上少有的苹果和梨。

    原来城里终于是和耙耧山脉两个世界哩。这里果真有楼房。且还有三层的大楼房,人可以站到窗外的阳台上,放眼把半个县城都拾进眼睛里。孩娃们的眼睛开始啪啪啦啦眨动了,都瞪得球圆了。他们立在牛车上,把睁累的眼睛揉一揉,让城墙、楼房、行人、关了的店铺门,死蓝的护城河和城里背书包的孩娃,都从他们的眼睛里边走过去。让城东的教火院缓缓慢慢走过来,他们就看见,司马笑笑早已经独自站到了教火院的大门前,于是就都听到了割皮的刀子声,清利利地颤抖着响在了他们的耳边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