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大连文集最新章节!

    姥姥家的子女有十个,八个男孩两个女孩。于是姥姥的弟弟就特别多,妈妈的舅舅也就特别多,大舅二舅三舅四舅到七舅八舅,妈妈小的时候,都不太分得出谁是谁,后来每个子女成家又分别有两、三、四个孩子,于是妈妈同辈的表兄弟表妹更多了,由于不在一个地方生活,大都不太熟悉,认识,更不要记名字了。一二十年里妈妈跟着父母回一趟老家时,还能见一面在老家里务农的几个舅舅家的表兄弟,隐约有些印象。东北的姨和六舅八舅,妈妈只在姥姥家里见过。

    因为姥姥是老大,与最小的弟弟差了二十四岁。那些年姥姥的孩子尚小,那时姥姥的妈妈已去世了,去世时好像才五十多岁,下面未成年的弟弟妹妹,有投奔大姐的,有落脚大姐的,求助大姐的,络绎不绝,作为大姐的姥姥也竭尽全力的帮助,即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自己一家几口人全靠姥爷微薄的工资,生活过得也捉襟见肘,姥姥依然倾其所有的接济兄弟们。衣服,鞋子,新的,旧的,发的劳保用品手套肥皂有什么给什么。姥姥的小弟弟二婚时来姥姥家,姥姥心疼他什么都没有,给钱,缝新被子给他。弟兄们和弟媳妇们都无比尊重他们的大姐。

    做姑娘时的姥姥是个能干的女孩,白天像男人一样在地里干活,挖河抬土,晚上还得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给弟弟妹妹纳鞋底做棉袄。那么多的孩子,都要穿衣穿鞋,姥姥的妈妈一个人根本做不过来的活,而姥姥做活麻利迅速,姥姥的妈妈一直夸她多亏了闺女帮做。那个年代,穿衣要自己纺纱织布,要自己一针一针手工缝制。吃水要从井里打要挑,煮饭要有草要树枝柴火,吃菜要到园子里现摘,吃鸡吃肉要有贵客来,要到过年时。想一想那时吃顿饭,真不容易,前期工作好麻烦。吃饭穿衣出行真不方便,那个年代好像很遥远了。

    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姥姥的爸爸让比她小一岁的大弟弟念书,没让她念,姥姥却自己千方百计地学认字,晚上睡觉在肚子上描摹着白天记下的笔画,直到老了的时候,没上过一天学的姥姥,每天都会看书读报还有厚厚的那本本草纲目被她翻得熟透。

    姥姥是个要强的人,年轻时的姥姥到处开会,记账记工分什么的都能做。年轻时的姥姥,梳着两个粗又黑亮的大辫子,虽然长得不如姥爷好看,但却有点颜控,所以被介绍了几个,还是选了白净端正,在外地当兵的姥爷做了新郎,姥爷的家境并不好。

    说到姥爷,话就又远又长了。姥爷的妈妈长得小巧肤白,有零星麻子,听说是从小她没有妈妈当了童养媳,没人教,不会女红,后来嫁人了,生了两个儿子后,老公就死了,然后就直接跟了老公的弟弟,就是姥爷的爸爸,后来生下了有些愚直憨厚的姥爷和精明私心的姥爷弟弟。姥爷的爸爸当时好像是村干部,那时的村干部一点不贪,尤其姥爷的爸爸格外不知道顾家,也是就把日子过得稀里糊涂,家徒四壁。

    所以姥姥和姥爷恋爱时,姥爷的家里一贫如洗,姥姥看中的是姥爷的长相,和在外当兵。两地通信不少年,姥姥收到姥爷从部队寄来的的信,还有天涯歌女,四季歌的黑白上彩,带谱子的花边歌片,还有不同质地的光芒万丈的毛主席像章,姥姥在同龄女伴中很自豪,姥姥还记得在信封上把姥爷名字的姓李写成季的笑话。不过就是一封也没保留下,还有结婚证,那个年代一张纸的结婚证,该是什么样的呢,只在想象中。所有场景只在姥姥姥爷说给晚辈的故事里重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青春的,遥远的,故事到了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最懂。后来姥姥就嫁给了姥爷,风风雨雨过了几十年。

    姥爷继续在外当兵,姥姥独自在家带着孩子。姥姥那时受了她的公婆和小叔子二伯哥的许多欺负,小叔子用带刺的树枝打过她,姥姥没事就会说起。那时,公婆人认为姥爷在外面不要姥姥也好再找,不善待姥姥,那时公婆说带孙子看儿子面,只给在家的小儿子带孩子。那时一个在家的女人独自带着两个小小孩子,还要干农活,的确很艰难,辛酸往事太多太多,姥姥说过一遍遍,怎能不记恨?那时,姥姥自己的娘家弟妹那么多,她的爸妈也帮不了她什么。

    那残破的房子里,夭折过两个孩子。一个到要生时还在干活挑水,羊水破了硬生出孩子垂危,赤脚医生用针挑,用香灰敷,小孩生出没几天就死了。后来还有一个小孩养得白白胖胖可人的很。姥姥从地里干活回来,经常看到两岁的孩子面对着墙坐着捧着两只手在看手,姥姥就打他的手。农村俗语里说小孩看手,是算算哪天走,哪天死,果真没过多久,那个孩子就得了莫名的病,吐着血死了。衰败的破房子里,漏雨的屋顶,倾斜的裂缝的墙体,掉到锅里的死老鼠,死去的孩子,姥姥哭坏了眼睛。

    后来在那老房子里,再出生的孩子也老是生病,夜里抽搐,那时迷信的用锁锁,姥姥就夜夜啪嗒啪嗒的闭合打开打开闭合着锁也不管用,一个女人在下着大雨的夜里冲出去找大夫,一个女人独自要面对生活中一个家的所有困难,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真的很艰辛。

    那时两岁多点大的孩子有任务,要看着满地乱爬的小的孩子,管不了会哭喊着在地里干活的姥姥。姥姥一回来就看到,在院子里爬了一身鸡粪鸭屎的小孩。那时,地里的活也要干,姥姥就把孩子锁在家里,睡醒的孩子懵懂地乱爬上柜子站在边边上,晚回了一点就摔下来。还有一次孩子头朝下脚朝上的倒栽在院子的水缸里,晚一点就淹死,咳咳碰碰更不算什么,生活中百般凶险千般艰难。姥姥决然带着幼小的孩子,什么都不要地离开了老家,跟着在外当兵,当工人的姥爷,过着一个人拿工资,养活一家人,还要赡养两边老人的艰辛生活。那时姥姥没有工作,在家带孩子,和姥爷忙着工作不懂心思,要强的姥姥憋屈了心,跟姥爷一起的几十的生活,心路百转。

    记着姥爷家人的坏,于是姥姥和姥爷家的亲戚走动不多,但他们要来了,姥姥一样给着衣物给着钱,就是会把往事再提起。姥姥的婆婆来住过,小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