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叶兆言中短篇小说最新章节!

    第一章

    丁老先生整七十,打算好好做做寿。俗话说,做九不做十。丁老先生,不理这一套。追月楼完工,就准备有模有样庆贺一番。可贺可喜事不是一桩两桩。这一年特别热,按相书说法,所谓兵戈之兆主凶之年。好在第一阵秋雨落了,丁老先生向来怕热,酷暑熬过,仿佛死里得生。都说六十九是道关口,丁老先生悠然到七十。丁老先生的小千金小妙刚过周岁。

    绕膝扶床当年事,老藤古木发新芽,丁老先生没想到,将近上寿之年,却还有弄璋添瓦之喜。

    这一天明轩到得最早。明轩是丁老先生的大弟子,大女婿,某大学的大教授。

    他一到,便把伯祺找来训话。伯祺是丁老先生的长孙,一副老实面孔,俯首垂耳听了一会,仰起脸说:“姑老爷,爷爷的脾气,就你知道,一会旧,一会新,我们也吃不透。凡事姑老爷多关照一下,我们照办就是了,你看行不行?”

    明轩想了一会,笑笑说:“也好。反正今天没什么外人。你弟弟呢?关照他今天可别疯,又惹你爷爷生气。”伯祺知道弟弟仲祥一早就出门,若是如实说了,姑老爷老一套又是一顿嗦,因此不吭声。

    明轩忽然一看手表,让伯祺忙该忙的事去,他自己到大门口去迎客。刚到门口,看见平言先生正站在台阶上发怔,忙双手抱拳打招呼。平言先生笑道:“今儿你老丈人大寿,你小子忙死了。”

    明轩也笑着说:“许先生总是说笑话,赶快上楼吧,衍公正等着你呢,有好茶。”平言先生说:“什么话,今儿来,就让许先生吃好茶?”

    说着一路大笑往里走,走远了,又回过头来,冲明轩嚷道“今儿的厨子是哪的,别像上次似的,你许先生吃上头,可是头等的讲究。”丁老先生点过前清的翰林,因此交往好友中,很有几个遗老遗少。他又是老牌同盟会会员,当今的党国元老,有几个都是他的至交。客齐了聚在追月楼上品茶。

    丁老先生因为今天请的是六华春名厨,茶兴之余,让明轩请厨师上楼和大家见面。不一会,那厨师领了个弟子来了,先拱手向丁老先生祝寿,又转身和其他人一一招呼,然后坐下吃茶。

    平言先生见他坐了,站起来说:“我却是久闻大名,这位先生姓王,号称厨师王,秦淮河一带,数先生名声最响了,也不知厨师王今儿露哪几手,做几样绝活儿让我们见识见识。”

    厨师王身穿簇新的青色长衫大褂,极白净的一张脸,笑着说:“今天衍公做寿,在下不过助兴而已。我祖上也是读书人,虽不像诸位有过功名,也深知小技不足倚的道理。”丁老先生听了,拈着胡子笑道:“妙,妙,这番话,酸腐的读书人,怎么说得出。平言,我们读书一世,何如挟一技之长?”

    平言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衍公,今日你好日子,这话不该说。自打没了皇上,这读书人三个字,活是句骂人的话。”

    众人都说言重,明轩插嘴道:“许先生说起话来,总是极端。衍公这儿每次雅集,许先生可有一次没有歪论?”丁老先生笑着说:“歪论倒也不失为高论。只是许兄毕竟两江总督的后人,忘不了皇帝的恩泽。如今已民国二十有六年,许兄的脑筋,该新一新了。”

    平言先生回到坐位上,摆了摆手说:“衍公翁婿沆瀣一气,焉仁焉义,许先生我今儿也要像报纸上所言,求助于世界舆论的声援,在座诸位,如何不助一臂之力?”厨师王呷了一口茶在嘴里,抿了一会,说:“衍公,我插一句嘴。上海的仗,打了已经一个月了,下来的局势,依衍公之见,会怎么样?我们普通百姓,只会干着急。”

    明轩听了,冷笑一声:“光着着急倒好了。这仗根本就不该打。

    自甲午以后,三天两头叫小日本打,也打不怕。我和衍公都在日本待过,别的国家我们不知道,这日本的军事,无论人家海陆空,哪一样不比我们强?”厨师王一脸焦急求援似的问衍公:“这么说,这回我们又要输了?”丁老先生皱皱眉头,想说,叹了口气,终究没说。倒是平言先生按捺不住,恶声恶气说:“管他!今儿私人庆会,莫谈国事。”来客中有位姓黄,名计庭,也是老先生,正色道:“许公此言不当,国难当头,焉能不谈国事?”明轩笑着打圆场,黄老先生说:“明轩,我的话,你可能也不喜欢听。我和衍公一样,不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亡国之奴不做的。”明轩说:“自古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亡国奴,谁想做?”平言先生反过来也声援明轩“什么奴不奴的?满人,什么人?几百年前,野人似的,一朝得了天下,谁不称臣。主子奴才,挨到做了,也没办法。”黄老先生大怒,拍了拍桌子。丁老先生闭上眼睛,运了一会气,说:“国事日艰,按说做屁的寿。许兄的高见,我和黄公不想领教。”

    说完闭目养神。厨师王连忙站起来,歉意地说:“我怎么就在这儿坐上了。都是我引的话头。衍公,我拟了几样菜,几位先生过过目。”说完,掏出一张宣纸写的菜单,明轩上前接了,要递给丁老先生,丁老先生摆摆手,菜单便被平言先生接了去。黄老先生还有些愤愤不平。明轩问菜单怎样,平言先生嘴里喊着“蛮好,蛮好”递给别人看。那菜单转了一圈,在一片叫喊声中正要随厨师王离去,平言先生憋不住地补了一句:“佳肴不在多,每道菜上一半足矣,我们且慢慢品尝。”厨师王笑着离去,暗暗佩服这位许先生果真吃客。厨师王刚去,仲祥抱着侄儿小林上了楼。

    那小林教唆好的,一见了丁老先生,便趴在地上给太公磕头。临时教的两句话大约被磕头磕忘了,憋了半天,不知对太公说什么好,临了大悟地说:“给太公拜年。”引得一片笑声。丁老先生笑容可掬,嘴里喊着:“好,好,太公最喜欢你了,去和小妙玩吧。”一边抬起头来问仲祥有什么事。仲祥说:“我想来跟爷爷说一声,我们学校今天有个演讲会,回来要晚的。”明轩连忙打断说:“今天什么日子,不是存心惹你爷爷生气?”仲祥白了姑爷一眼,掉头要下楼。明轩喝道:“不像话,喊伯祺来。”仲祥说:“喊我哥来就是了,你这么大声干什么?”

    丁老先生叫仲祥不要放肆,这哪像与长辈说话,仲祥分辩说:“爷爷,你不知道现在前线多吃紧,国破家亡都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我们年轻人能袖手不管吗?”明轩说:“管,怎么管,上街游行,喊喊口号,就算管了?”仲祥准备吵架,丁老先生摆摆手,说:“你去好了,这种事,爷爷不会拦你。跟长辈说话,得有规矩,去吧,把小林带走。”仲祥扛起小林就走,走到院子里,遇上小文抱着小妙,正坐在桂花树下逗小猫玩,便对肩膀上的小林说“去和小妙玩吧,叔叔有事呢!”小林吵着要和叔叔一起上街,仲祥把他往小文身边跺木桩似的一跺,掉头就跑。小文问他去哪,他做了个呼口号的姿势,头也不回,跑得更快了。

    第二章

    小文进丁家,丁老先生的续弦戚氏刚死。当时老先生身边只剩下一个刘氏。刘氏是小户人家的女儿,丁老先生做京官时娶的妾,胖胖的,矮矮的,大屁股,一直不太得宠。都说矮胖子大屁股最能养儿子,刘氏一口气养了六个女儿,恨得丁老先生都怕碰她。小妙出生前,丁家已满了十千金。刘氏的六个不算,元配张夫人两个,戚氏一个,日本所娶小妾芳子一个,轰轰烈烈,丁家简直就成了女儿国。小文按说也可能姓丁。她家祖辈几代都是丁家的仆人。混到小文爷爷辈,算是有了些出息。她爷爷陪主人读书,好歹识了几个字,主人升官发财,水涨船高,他也跟着吃肉喝汤。得机会置了份家业,想做个有名有姓的人。

    他自说自话姓了丁,丁家知道了,一定不依。于是添一横,权当姓于。偏偏小文爸爸不争气,吃喝嫖赌,一等的下流,一等的败家子。他先是把亲老子活气死了,又把那点可怜的家业吃了鸦片,最后逼着老婆赚钱。老婆得了一身脏病死了,女儿小文还太小,便带着上丁家求口饭吃。

    丁老先生对鸦片深恶痛绝,拍了桌子撵他走。倒是刘氏心慈念旧情,借口小文太可怜,要留下他们父女。丁老先生因为续弦戚氏刚死,虽没有把刘氏扶正的意思,总算给她面子。丁家已没有过去的威势,多两个人吃饭问题还不大。小文爸爸跑腿看院子做点粗活,开头还好,不久便偷起来,临了,索性丢下女儿不管,跑到外头去住。丁老先生有个习惯,日日夜里要起来喝茶。他喝茶一种老派的讲究,茶具要烫,茶水要新烧。那刘氏也是近五十的人,天天夜里爬上爬下,得了一种哮喘的毛病。小文在丁家待了一年,这差事便由她来做。这时候小文大约十岁,小小的个子,一身骨头,头发少得梳不像个辫子。丁老先生一来因为她是下人,二来是孩子,什么事也不避她。

    他老人家养心居气,冬夏两季从不干那桩事,只有在春秋,才到刘氏房里去睡觉。刘氏未老先衰,加上胖的缘故,一睡着就打鼾,鼾得震天动地。渐渐小文长成了人,胸口高高鼓起来,见了丁老先生光着的身子也知道脸红,也许是吃得好,小文身上有了肉,小屁股绷得紧紧的,甚至头发也比过去黑得多。两眼睛水汪汪,就是样子还有些傻,一碰就生气,咕嘟着小嘴。刘氏因为小文干的是她的活,小文不干就得自己干,因此凡事都让着她。这一天,丁老先生睡在刘氏房里。半夜里起来喝茶,刘氏急巴巴地要亲自动手。她披了件夹袄,手脚也不利索,一壶茶整个地泼在床上。小文赌气说:“我说我来我来,非要抢,看你笨的。”刘氏脸不由得变了色,又知道小文说不起,越说越来劲,反引了丁老先生生气,所以不但忍了,还用笑来敷衍。

    丁老先生看不过,说:“你也是太好说话了,主子善,奴才欺。”又转过脸来,对小文说:“她好歹是你的主子,你这脾气,几十年前,要叫打死的,你信不信?”小文头一昂,只说了三个字“本来嘛!”三个字字正腔圆,说不出的有气势,丁老先生和刘氏忍不住都笑,小文也笑。丁老先生拈着胡子说:“我活了快七十的人了,你这样的奴才没见过。”小文说:“什么奴才不奴才的。我们是佣人,佣人也是人。”

    丁老先生一时语塞,笑着对刘氏说:“这就叫新派,八成是仲祥那学来的。”又对小文说:“你又不识字,什么人不人的。”小文一怔,还是那句“本来嘛”说了自己先笑。丁老先生见她只披了件空落落的小红袄,胸前敞开,担心她冻着,问她冷不冷,让她先睡。第二天,丁老先生在书房里看了一整天的书。靠晚把伯祺找了来,让他派人去找小文爸,小文已是大闺女,老搁在丁老先生屋里,不成个体统。小文爸爸找来了,听说要把小文接走,心里老大地不乐意。小文对老子从来就没个好印象,心里也不乐意。

    小文爸爸便去找刘氏探口风,问是不是小文得罪了老太爷。刘氏也摸不着头脑,小文若走,天天夜里爬上爬下又是她的事,正愁得不行。于是两人联合起来又去找伯祺,伯祺说:“爷爷的脾气,你们还不知道,他说领走就得领走。有什么好说的。”刘氏知道伯祺打内心里不可能同情她,因此也不多说,直接领了小文爸爸去见丁老先生。丁家大院里有一眼下水管堵了,汪着一摊污水,阳光直直地射下来,一股异味,源源不断散开。刘氏和小文爸爸一路闲谈。丁老先生见了小文爸爸,问他那口鸦片是不是真戒了。小文爸爸吸了吸鼻子,讪笑着说:“老先生笑话,民国都那么多年了,那玩意,能不戒,如今抽大烟,要坐牢的。”丁老先生不相信地点了点头,抿一口茶,在嘴里漱着。

    小文爸爸说:“我想小文这孩子不懂事,惹老先生生了气。”丁老先生骨子里讨厌小文爸爸,憋了一会,斜眼看着他说:“生什么气,小文这孩子,比你好得多。”小文爸爸十分尴尬地笑。刘氏说:“是呀,好几年了,难为小文这孩子,也不容易。”一眼瞥见丁老先生不高兴的表情,不往下说。

    小文爸爸不肯停口,这一阵他正姘着一个小有钱的寡妇,一门心思地害怕小文跟他回去。“不管怎么说,也是伺候老先生这么多年了,老先生哪会亏待她呢。”丁老先生说:“我还不知道你的意思,无非多要几个钱,丁家什么时候让人空着手走过?”小文爸爸受委屈似的叫了声“该死”又是跺脚,又是赌咒发誓“老先生还不知道我,小文这丫头,不都是老爷太太关照,要钱,什么话。老先生什么时候亏待过我。不要说小文这丫头伺候得老先生还算称心,就是没有小文,我哪一次来空过手的。是呀,怪都怪我没出息,好好的一个媳妇糟踏死了。老先生你也知道,我一个人活着,好歹也能凑合,这小文在你这金枝玉叶惯了,我哪能养得活她?”丁老先生闭着的眼睛一睁,说:“你若是把小文卖了,我不饶你!”小文爸爸突然向前走一步,哈着腰“老先生,我说句不知深浅的话,小文这丫头,你就收了吧。不是我做她爸爸的说没脸的话,你脸色要多好有多好。你信不信,你命里还能有儿子。”刘氏一旁听了,老脸一阵红,心头一阵酸。丁老先生脸上没有表情。3仲祥是学校的篮球明星。个子不高,篮投得很准。这一阵因为淞沪战事,所有的学生都动员了。仲祥学生会里有个头衔,上街游行,欢送援兵去上海,到医院慰问伤员,整日忙得不像人。他是丁家大院里的新派人物,丁老先生宠着,谁也管不了他。丁家的院子有两道门,包着铁皮,漆得墨黑。仲祥整天在外头疯,丁家的人都从他那打听消息。仲样笑着说:“我们在陆上,小日本在海里,我们准赢。再说,这次参战的尽是委员长的嫡系,国军的主力。”

    大家听了,都跟着笑。到后来,仲祥叹口气说:“真糟糕,我们的人,倒叫日本鬼子围在上海了。你们若是到医院看看,就知道前线伤亡有多大,多惨。我们的将士,死得太多了,唉,太多了。”说完止不住地叹气,大家默默无言,跟着叹气。终于有一天仲祥孩子般地哭回来,大喊“完了完了”奔前走后地让大家给他收拾东西“苏州丢了,无锡也肯定保不住,这一次,真跟小日本拼了,我们跟他拼了!”第二天,几个不约而同的热血青年去报名参军。热血青年中,有一位是仲祥的女同学。仲祥单相思,女同学却无动于衷,搭足了架子,似乎总在考验仲祥。这伙热血青年一气跑了几个地方,想不到报国无门,竟没人愿意接受他们。仲祥相思的姑娘是位将军的千金,一怒之下犯了小姐脾气,领着一帮人,气势汹汹去找当将军的老子。将军说:“保家卫国,军人的天职,你们学生起什么哄?”

    将军的千金哭闹了一番,也没用。于是又回过头来,去找各自的老师。仲祥的老师接到通知,高三同学,可以向内地转移。又过几天,仲祥上了追月楼,和爷爷告别。这时候南京城内,已听得到远处的炮声。丁老先生感慨万千,明亡之遗恨,仿佛又在眼前,老眼昏花,说话也有些颤抖:“都说金陵龙蟠虎踞,一派胡言。爷爷可惜老了,不能像你一样做义民。放心去好了,古人言,胜败兵家常事。青山犹在,何患没有柴烧。爷爷虽老,亡国之奴不做的,南京城破之日,就是爷爷殉义之时。你去吧。”仲祥转身要走,又被丁老先生叫住,只见爷爷手上不知怎么地冒出两本线装的石印本书“你出远门,爷爷给你两本书。我知道你平日里读书就不甚用功,这不好。

    丁家世代读书人,书要读的!”仲祥接过书,一边下楼,一边随意翻那两本书。上头的一本是丁老先生所著的春秋三传正义,另一本是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正翻着,一张信笺掉下来,上头一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字是丁老先生的,仲祥也吃不准谁的诗,依旧夹在书里,往自己房里走。小文在路上碰到他,给了他一个手绣的书包。仲祥心里嫌那样式太旧,笑着收了谢了,回到房里,想到这次去内地,和他心目中相思的姑娘同行,说不出的喜悦。仲祥走,伯祺一直把他送到学校。

    街上乱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兵。炮声越来越紧。看着弟弟的心情十分轻松,伯祺真恨自己不能像仲祥那样一走了之。他是丁家的长孙,这个旧式家庭的一切事,都堆在他一个人身上。巴金先生的家当时正流行,伯祺也读过这本书,他觉得自己就是小说中的觉新,或者反过来说,小说中的觉新就是他。不免一肚子苦水,没处倒。从仲祥的学校出来,伯祺又到姑老爷明轩家弯了弯,姑老爷家在文德桥附近,门对着一所小学堂。明轩也是刚从外头回来,正和姑妈婕一起收拾细软,准备搬到难民区去住,一见伯祺,让他也赶快回去准备。婕和伯祺父亲是一母所出,伯祺的父亲死得早,因此她格外心疼两个侄儿,一边让伯祺坐下来,一边吩咐佣人做些点心。“市面上乱哄哄的,我也不让吴妈上街给你买你爱吃的包饺了,就家里的东西,随便吃点好了。”伯祺直说自己不饿。

    婕又问家里的事,知道仲祥要去内地,一阵不放心。明轩在一旁不耐烦地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聊天。伯祺,我跟你说,南京守不了几天的,我们今天就搬到难民区去。你回去跟爷爷说,我熟悉的人认识一个德国人,我们就搬到那德国人的公司里去住。安全是没间题的,日本人来了,不会找德国人麻烦。你赶紧回去准备,我们在那里住定了,我来接你们。”婕说:“爸那个脾气,也不知肯搬不肯搬。”明轩说:“不肯搬,也得搬,你知道什么叫难民区,难民区就是中立区,不得开火的,要不然,要不然,唉呀,伯祺,赶快回去准备吧!听我的话,能错?”伯祺疲倦不堪地回了家,把姑老爷的意思告诉大家。丁家顿时一片混乱。两位老的首先执意不肯搬。

    丁老先生说:“什么中立不中立,不能像仲祥那样做义民,老脸已经愧煞,这难民是万万不做的。”另一位不肯搬的,是丁老先生泰在南京念大学,储氏是龙潭大族,和丁家世交,而元泰虽貌不扬,为人忠实厚道,丁老先生挑来拣去,临了还是择元泰为东床。娅自一开始就不大满意,她因为两个姐姐都留了洋,十二分地嫌元泰土气。嫁到储家最初的几年里,娅总免不了一种屈才心理,直到好多年不生养,那自尊才慢慢转为自卑。储家是一个比丁家更旧式的家庭,元泰是独子,无后这条罪名,娅再骄横也担待不起。元泰大学没毕业就回了龙潭,在地方上找了个不大不小的职务。娅肚子里不结果,家里便怂恿他娶妾。他知道娅不会答应,所以不存此念头。日本人兵临龙潭,元泰以协助抗日罪被抓。过去办公的地方,如今成了关押他的场所。储恒山夫妇急得只差上吊,到处求人托人。最忙的是娅,三天两头要去送吃的。好不容易放了出来,却不曾想到有人放风,说元泰所以能被释放,是他老婆叫日本人睡过的缘故。元泰起了疑,尽管娅呼天抢地诅咒发誓不承认,还是多了桩心病。同时被抓的三个人,只有他最先放出来。更说不清的地方是娅突然有了身孕,元泰一直害怕自己有什么病,这一来更落了实。他那两个上人的想法也差不多,言语中不知不觉地就流露出难听的话来。

    娅岂是吃得起委屈的人,加上怀孕之后的反应,脾气比以往更暴躁,上蹿下跳,气头上把储家的祖宗八代都骂了。元泰原还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意思,这一闹,方圆十里无人不晓。储家的气量再大,也容不下娅。于是娅搬回娘家来住。娅回到丁家,气势汹汹地把储家的人挨个骂一遍。她肚子里的孩子还小,没人看得出。丁老先生只当她是赌气回来住一阵,不管她的事。天长日久,气候一天天热出来,身上的衣服一单薄,肚子的轮廓便显了。娅觉得自己当年下嫁到储家,主要是刘氏出的馊主意,因此去找大姐婕商量。婕知道事态的严重,便和男人明轩及伯祺商量。商量来,商量去,得出的结论是这事瞒不过丁老先生。丁老先生发了顿脾气。派伯祺立即去龙潭叫女婿来。元泰慢吞吞来了,丁老先生又光火不愿见他,只是让大女婿明轩传他的话。丁家的人好哄歹说,总算把元泰劝上追月楼见老丈人。丁老先生说:“我不愿见你,你来做什么?”元泰让他的威势镇住了,坐在又硬又冷的红木圈椅上,不敢吭声。坐了一会,丁老先生又说:“叫你老子来,我有话问他!”元泰还是不敢吭声,再坐了一会,由明轩拉着,搭讪着,尴尬地下了楼。

    楼下已备好了酒菜。元泰见丁老先生不来,也不敢动筷。直到知道丁老先生丁丑劫后从不下楼,才渐渐有了活气,轻松自然起来。两杯水酒下肚,开始正眼瞧丁家人。明轩见已到了说话的时候,便说:“元泰,不是我要说你,这事实在是你的不对。你想,别说七姑娘没这桩事,就是有了,她又是为了谁呀?你一个大男人的,难道就不亏心。更何况如今已是民国多少年了,你也算是个读新书的人,脑筋倒会这么旧,是不是?你好好想想。”伯祺因为低了一辈,插不上嘴,一个劲地劝酒。元泰仿佛瘪了气的皮球,在家商量好的一套狠话用不上,只是傻笑,硬做出一副老实人的样子。明轩老一套的几句话颠来倒去“我不多说,你好好想想。”他嘴上说不多说,话不肯停,让元泰好好想,元泰偏不想。到临了,明轩问:“你到底怎么想的?”元泰被问住了,脸一阵红。这就把娅带回去不可能。龙潭储家的工作还得做。元泰临走,由婕领着,去看娅。娅见了元泰,两眼一红说:“你来做什么?”婕说:“这是什么话,来看你了,倒搭架子。”

    娅哭出声来说:“我们哪有什么架子,别人眼里,猪狗都不如呢。来干什么呀,心都叫狗吃了。”说完,呜呜地哭。她的脸有一阵不见太阳,比往常更白,哭着哭着,白里显出红来,极妩媚动人。元泰思起平日过的恩爱日子,也要流出眼泪来,只说:“我回去安排好了,就接你!”元泰一去不返。丁老先生又派伯祺去催,去了两次,吃两次闭门羹。娅分娩的日子到了,只好在南京就近送医院。到医院第二天,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儿子。这事不知怎么叫龙潭储家知道了,满月那天,元泰和他妈来丁家领娅母子。所有的人都意外。丁老先生想生气骂人,又觉着亲家母这样的妇人不足为训,一个人独坐在追月楼上喝茶。丁家欢欢喜喜地准备打发姑奶奶,元泰红着脸发笑,娅苦尽甘来,心里也乐意。

    第三章

    丁老先生过七十一岁,冷冷清清。一年前,请了厨师王来大显身手,如今回想,恍如隔世。娅回龙潭来信,大报平安。储家三代单传,把个小孙子当宝贝似的供着。婕一家也搬回去住,对门小学堂的兵营撤了,听说不久就要开学。三姑娘和四姑娘在美国没有信来。八姑娘婉从北京来过封信,说她一家和六姑娘一家在那儿都很好。八姑娘是日妾芳子所出,丁老先生回了封信去,三言两语。九姑娘娈,十姑娘嫘,按照刘氏的意思,匆匆嫁了出去。乱世家中藏着不嫁的女儿,终究是桩麻烦。娈嫁了一个药铺老板的儿子,嫘的丈夫是个蹩脚小报的记者。冬至过后,追月楼上放了个大火盆。丁老先生静静地坐在那,注视着暗红的木炭,淡青色的死灰,只觉得今冬大胜于昔,自家的身体明显地比过去好。想来思去,终是养浩然之气的结果。虎年去了,迎来了兔子年。正月里狠狠落了几场雪,便到了早春二月。

    丁老先生布满银丝的头上,从两耳往上至前额,令人吃惊地生出两片发黑的头发来。发黑的头发中间,又有一部分乌发由黑变棕黄,由棕黄转淡黄,黄而近白。见到的人都说好兆头。丁老先生翻遍古书,找到了几处记载,也说不坏。春之为令,所谓天地交欢之际,阴阳肆乐之时。丁老先生蛰居追月楼上,看梅花残了,月季谢了,楼前几枝雨后春笋,一个劲地上蹿成新竹,心头眉间,有了些愁和烦闷。小文较以前胖了许多,胸脯还是那么高。二表姑早走了,她的故事大家都听腻。倒是小文爸爸在丁家待久了,待出了架子来,三天两头吵着要酒喝。丁家人看不惯,没人理他,他便一个人关在屋子里骂人。

    小文因为他老给自己丢脸,哭了几次。她爸爸说:“你哭也没用,哪叫你是我女儿,老子再不挣气,也得养着。”小文偷偷塞钱给他,塞得越多,越是无底洞。丁家的人怨声载道,几个仆人也搭架子,没人给他好脸色看。他却索性犯起老脾气,偷了丁家的东西去换酒喝。丁家再也容不下小文爸爸。这回他很知趣,小文撕破了脸和他吵,他只是一味装聋作哑。小文说:“你去死吧,我没你这个爸爸!”吵了半晌,小文一时性起,捧起她爸爸的铺盖向外扔。她爸爸一口浓痰啐在地上,笑着说:“人都说小老婆不能当,你瞎起个什么劲,大不了一个下堂妾,不要说你,就是老头子来,又怎样?好歹老子还高他一辈呢,婊子养的东西。我走。受你的气,真是!”弯腰捡了铺盖,卷卷好,胳肢窝里一夹,大大咧咧地走了。小文在那哭成了个泪人。这一切,丁老先生不知道。他与世绝缘,和丁家的大事小事有间隔。丁家的大院太大,丁老先生的耳朵太背。小文爸爸只敢在前院骂街撒泼,让他上追月楼,没这个胆。丁老先生还是不下追月楼。知道的都是坏消息。日本人仿佛战无不胜,国军则退了再退,徐州丢了,郑州丢了,广州丢了,武汉三镇又告弃守。惟有南京太平无事,战线越来越长,越打越远,虎踞龙蟠的战略重地,成了日本人的大后方。街面上的秩序已经恢复,强奸妇女和无故杀人的事很难再听到。丁家在乡下有一大片田产,这一年因为战乱,收租眼见着又要落空。城南的两爿地产,一处烧了大半,一处的房客换成难民,房租收入比过去少得多。物价在陡然地上去。丁家几辈子没缺过钱花,伯祺恨最倒霉的日子为什么偏偏让他碰到。

    大家族的长孙不好当,落难的长孙更不好当。妻老母都指望他,新嫁出去的两位小姑妈又老回来要钱。伯祺只好又去铁路局上班,明知道丁老先生不乐意这么做。他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在办公室常受同事的气,回到家,还要瞒着丁老先生。上了一阵班,新来的上司因为知道伯祺是前清翰林的后人,便向他索字画。这位上司有几分好古癖,收集字画的手段有些死皮赖脸。明摆着这位上司得罪不起,伯祺只好硬着头皮上追月楼,尚未开口,丁老先生问:“这一阵白天找你都不在,去哪儿了?该不是去你的那个衙门上班了吧。”伯祺两手垂着,洗耳恭听,不作答。丁老先生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做声,怎么了?”伯祺不敢看丁老先生,说:“我怕爷爷知道了生气。”丁老先生叹了口气,看了看身边的红木圈椅,说:“你坐,爷爷有话和你说。”伯祺坐了下去,等了一会,才听见丁老先生说:“爷爷从不劝人取义成仁,义者自义,仁者自仁。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大约都觉得爷爷迂而且腐。”说着,叹口气,做了个手势不让伯祺插嘴“国家是亡了,不过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爷爷知道,当今之际,像顾炎武之辈如凤毛麟角,爷爷不会强人所难。你在哪做事,还是在铁路局?”伯祺点点头。丁老先生说:“铁路局做事,毕竟还算不上助桀为虐,况且,尚有涅于浑浊而不缁之说。爷爷的意思你明白不明白,说了半天,不过一个意思: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伯祺不停地点头,等丁老先生说完了,便问:“爷爷这一向身体可好?”丁老先生说:“日薄西山,有什么好不好的。你怎么了?”伯祺又问:“爷爷这一向写不写字?”丁老先生朝伯祺看了一下,问:“谁跟你要字?”伯祺脸一红,说:“我们一个同事,随便说说的。”丁老先生不相信,摇摇头“一定是你的上司,要是同事,你知道爷爷难说话,一定不敢答应。”伯祺的脸更红,丁老先生说:“好,你磨墨吧,爷爷写。”伯祺倒了点清水在砚台里,丁老先生冥思苦想,眉头皱着,等伯祺磨好墨,润了润笔,一气写下去。五精扫地凝云开啾啾赤帝骑龙来昆仑使者无消息秦王骑虎游八极白骑少年今日归陆郎去矣乘斑骓圆毫促点声静新草暖云昏万里春西陵下虎为马麻衣黑肥街北风一泓海水杯中泻写完了,伯祺相帮着打印,把图章在白纸上试了几下,又沾上印泥,递给爷爷,看着他在题款处留印。印放好以后,丁老先生抖着手腕,后退了一步,看着自己写的字说:“爷爷的诗,莫名其妙的人是不送的,这几句集在一起,却也是好诗。你知道是谁的?”伯祺肚子里的唐诗也有三百首,只知道有几句是李贺的,便指着说:“这句是李贺的,这句也是,这句好像也是。”丁老先生拈着胡子笑,笑了一会,说:“你去吧!”伯祺心满意足地走了。两天后丁老先生写日记,结尾处写道:前日伯祺索字,云同事所托,予有疑。以伯祺之脾性,断不敢贸然允诺。

    又黄计庭来谈,言街面市容正恢复旧日繁荣。来往行人,已全无愧色矣。真不知何为亡国灭种之恨。又小文听说,理发店烫发者,价七角,较昔日相差有限。言下之意,欲烫发。渠又欲买皮大衣。予尝以为渠趣味高于刘氏。计渠一日里惟照镜、梳发、擦鞋、吃零食是注意者,固无高明之志也。予大失所望。小文近屡作呕,喜酸,盖有喜之症候。读彭注五代史,萃文书局本。第三章八姑娘婉南归省亲,正赶上办慕容氏的丧事。慕容氏生前最显赫之处,便是逢到初一十五,丁老先生必向她请安。她是丁家辈分最长者。丁老先生这么做,也是为了丁家后人作表率。这习惯一直延续到丁丑浩劫之前,丁老先生不下追月楼,慕容氏也没有上楼让他请安的道理。婉回家后,大家都说丁老先生为了不能忠孝两全,在追月楼上哭了几回,跺脚声震得楼板灰尘直落。婉听了,叹口气说:“爸爸也是的,人老了,这种事难免,何必。”婉守寡已好几年。她从一个旧式家庭嫁到另一个旧式家庭,对旧式家庭的一套说不出的厌恶。她从母亲那继承了一身日本女人的好皮肤,如果不是一双眼睛生得小一些,嘴唇微翘了些,她一点不比大她一个多月的七姑娘娅逊色。大学毕业以后,按照丁老先生的意思,婉远嫁到北京。嫁过去以后,生了一儿一女,男人死了。婉的婆家旧式而不糊涂,说好了守孝以三年为期。期满了,天下的男人,随她嫁。因此八姑娘在男人死后三年回南京,上上下下都知道丁家多了一位待嫁的姑奶奶。这一天,明轩领了位西装革履的绅士,笑着往追月楼上走。丁老先生正举着线装书在读,侧过头来,从老花眼镜片后打量来者。

    大约是事先说好的,明轩只是站在一侧笑,不作介绍。待丁老先生疑问的眼光转向明轩,那位绅士笑道:“老先生,真认不出我了。”丁老先生白了他一眼,继续用眼睛问明轩。明轩说:“衍公,这是少荆。你看,人混阔了,就难认了。”少荆毕恭毕敬地鞠了个日本式的躬,说:“先生,学生给您请安来了。”丁老先生早想起是谁了,淡淡地说了声“坐”男仆端上茶来,明轩半个主人似的对少荆笑了笑说:“衍公,当年在日本听先生讲学的弟子中,就数少荆有出息。”少荆笑着谦虚,问老先生这一向可好,见丁老先生脸上有些不快,忙改口把老先生的“老”字去掉。“先生,学生自东京一别,一直不曾通过音讯,实在失礼了。”丁老先生说:“我教过的弟子多呢,都通音讯,忙不过来。”少荆有些尴尬,红着脸说:“那当然,先生,先生说的是。不过,学生哪有忘了老师的道理呢。”丁老先生脸色和缓了一些。少荆本是得意之徒,虽然一个劲地委屈谦恭,仿佛短大褂罩不住长内衣,不时地要露出得意来。追月楼上坐谈了一会,少荆说:“学生这次随汪先生来南京,”一眼瞥见明轩在摇手,便改口道“学生来南京,觉得南京是个很不错的城市。”他的思路叫明轩打断了,一时无话可说。明轩打岔道:“少荆兄,你看衍公这楼,简而不陋,朴而不俗,难道不比日本人那矮矮的木房子好。”少荆随明轩往楼下看。楼下八姑娘婉正在院子里,抬头往楼上看。明轩喊道:“八姑娘,你在那做什么?”婉回答不做什么,反过来问大姐夫在楼上有什么事,眼睛盯着他身边的少荆看,少荆也对她看。明轩作了介绍,楼上楼下点了点头,算是招呼。少荆离开丁家,向明轩抱怨说:“这老头子怎么回事,阴阳怪气的。”明轩笑着说丁老先生就这脾气,得哄着他老人家才行。少荆听了,说做他老先生的女婿也不容易。明轩说:“那是,你要做了,就知道。”两人无意中谈到八姑娘婉。少荆说:“这什么八姑娘的,人倒不俗。”明轩嬉笑着说:“怎么,少荆兄也有意做丁家的女婿?”少荆说:“丁家能要我这号人做女婿?”两人都笑。明轩回家,和婕闲谈,谈到少荆。婕说:“他那人,我爸爸肯定看不上。”明轩说:“不管怎么说,八姑娘也是嫁过人的。”婕不以为然地反驳说:“嫁过人怎么啦,你那师兄不也是风流得很吗。”明轩说:“男人和女人不一样。”话音刚落,婕光火起来:“怎么不一样!”明轩急忙声辩他不是那意思,婕说:“我不管你什么意思。什么男的女的不一样,我看你们这些死男人才是一样呢!”明轩既有些惧内,又有些烦,发狠说:“我不跟你说了,你这人强词夺理,都是你对。”婕回娘家,把她和明轩争吵的事告诉婉,没想到婉听了,一笑,不当一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